到了5月,汇祥终于能赶上参加体博会,而且要了240平米——汇祥甫一亮相,“国内首家电跑企业”频临倒闭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经过李仲杰“外科手术”般精准改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的汇祥——之前的管理模式被完全颠覆掉,现在的汇祥的人员结构完全变“轻”了,比如从总经理办的人员构成就可以看出:李仲杰没有副手,没有专职司机,整个企业的办公室只有两人,一人管监督,一人是司机——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都没有了“勾心斗角”的目标,形成了“扁平化”的三级汇报制度,具体项目执行的人员可以很容易将工作进度汇报到李仲杰的耳朵里——李仲杰却不参与决策,只是监督质量完成情况和推进情况。
从2003年以来,汇祥的涅槃重生的这段经历可谓惊险、偶然,李仲杰也坦言,汇祥的这一个生命年轮,这也许是他人生一段再无法复制的经历。
二
除了表面看起来人员变“轻”,加快了决策和市场反应速度的行政机制之外,到底是什么成为了“救火队长”李仲杰手里的最后一个力挽“大厦于倾倒之际”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