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my/tibozx/head1.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my/tibozx/zuoshangbmheji.htm
健身器材行业一线走访系列报道(三) 李仲杰的“三条护城河”.(2)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汇祥后,我见到了为人豪爽而闻名于健身圈子的典型山东人、汇祥的总经理李仲杰。

  如果将李仲杰放在汇祥整个品牌的发展历史上看,他的地位堪称“救火队长”。不过,李仲杰的创业历史,和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企业家一样,都是从基层开始的。1996年就加入了汇祥的母公司祥和集团,并且在集团内部,轮转过动力、计量、技术等多项工作。

  他是一个刚打交道时让你感觉很内向、实则气血方刚、有豪迈之气的山东人,他酒量奇好、而且有一种自动化的理科生不具备的能力——精度阅读的习惯。

  “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时我每天晨起后,都会跑歩超过一万米——也正是因为跑步,使得至今我的精力依旧非常充沛。”李仲杰说,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做企业,或者说试图成为具有伟大内心的企业家,则须具备无休止地在挑战自己的马拉松式的耐心。

  当2003年汇祥那次震动业内的“集体雪崩”来临时,祥和集团高层召开紧急董事会,需要找到一位气场和能力俱佳、匹配汇祥基因、深度了解汇祥企业文化的“救火队长”时,有人马上就想到了他——李仲杰谈妥条件后,回到了汇祥,开始了他给予汇祥的“续命之旅”,直至今日。

  与出现在去年的《2014体博会健身展专刊》时拍的照片相比,李仲杰显得身材更加魁梧,他穿着汇祥的工服,眼神中既显得有冷峻的理性,又显得有一种欲望。我进他屋在沙发上坐定之后,他便绕过堆满一大堆书本、报告、杂志和文件资料的超长办公桌,坐在令他舒适的椅子上,与我相对而坐,攀谈起来。

  他告诉我,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并且还有做笔记的读书方式——在后面的采访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是大量阅读给他带来的管理思想上、运营思路上等方面独有的、惊人的消化、吸收与学习能力。

  我告诉他,这次,我的采访提纲只涉及三方面话题展开:

  1、一个年轮之前的2003年,自他全盘接管汇祥以来,是如何度过那次汇祥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他本人也成为这个行业里有名的“救火队长”?

  2、当下的传播世界,汇祥又是怎么从哀鸿遍野、传统“护城河”被互联网填平的家用跑步机行业这么一个低价杀戮声四起的宿命圈中,“逃脱”出来的?

  3、“工业4.0”对于家用市场而言,未来可能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