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该如何设计与布局以满足21世纪多元化的体育教育理念?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19-08-22点击:
次
中小学校操场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区域,又与高校体育场馆有所区分,设计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等要求。
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发生变革,并呈现出多元化的体育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就是以终身体育、全面发展、健身教育、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并大力发展“健康体育”的思想。从2011年开始,新的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我国全面实施。标准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首要目标,同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并要求教学内容多样化、软化竞技项目、教学方式娱乐化与自主的教学形式。各地课程主要根据国家教育制度、课程标准与当地教育系统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制定。
因此,操场不仅是学生运动锻炼的地方,更是学校文化重要的传播场所。操场具有体育精神培养、自然生命教育熏陶、社交能力培养等育人功能,是学生运动、游戏、社交、学习场所。专业校园文化设计公司,都非常重视操场的校园文化设计,通过对操场运动元素的巧妙把控,将学校文化和育人理念渗透其中。活动类型的操场是影响使用者对丰富度、温暖度、热闹度、活泼度的重要因子。一个活力值高的操场应具有不同种类的活动,成为集运动健身、社会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校园公共场所。
操场校园文化设计,首先需要对操场功能有明确的定位,然后根据定位对操场进行规划设计。除运动场外,操场校园文化一般按游戏区、生命区、休闲区三个区域分别进行设计:
操场类型
游戏区设计,要结合操场环境资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本身的文化特色,综合进行。综观国内外学校游戏区的设计思路,大致有以下三类:
体能训练类游戏区设计
体能训练类游戏区,区域主要设计以体育器械为主。在设计中多选择组合器械,达到训练学生四肢力量、腰部力量及身体柔韧性等目的。体能训练类游戏区,器械一般以金属材质居多。这类游戏区主要是通过力量型训练培养学生不断自我挑战的体育精神。
拓展类游戏区设计
较之体能训练类游戏区设计,拓展类游戏区设计,则更强调游戏的娱乐功能和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游戏器械的设计选择多以原木、网绳为主,设计时注重趣味性和故事性,游戏的危险程度相对体能训练游戏区为低。
益智类游戏区设计
益智类游戏区设计相比拓展类游戏区,更加弱化了对身体强度的要求。设计的焦点是在游戏中融入智力因素,锻炼学生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寻找最优路径的解题意识。
自然生命区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和自然(与环境、与动物、与植物)和谐相处的能力。操场是学校内部最接近自然的教育场所。自然生命区设计,就是通过模拟大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在校内体验种植植物、养育动物的过程,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情感意识。
社交休闲区
操场是学生校内生活自由度较高的场所之一。操场上,学生可以自由与人交往,在交往中逐步提高人际感受力、理解力、提高表达力与合作能力。操场社交休闲区设计为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空间。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受操场面积限制,运动场、游戏区、生命区、社交区等各区域设计要综合考虑。设计师在设计操场校园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的文化色彩与育人理念,将学校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对操场运动元素的使用与选择上,使操场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场所。
多样化布局模式
田径、球类等体育项目。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主要围绕田径运动展开,辅助球类、健身艺术等项目。田径场地主要以400m环形跑道作为校园体育空间规划为主,并在跑道内容纳一个11个人足球比赛场地和其它田径项目(跳远、铅球、沙坑、铁饼等),这种标准化场地被广泛的推行,但同时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活动项目单一等问题。在小学、初中场地选择上可以采取5人制或7人制足球场地结合不同规模跑道配置,解决用地问题。同时,除了常见的足球场地外,城市同一区域内的学校还可以采取不同的球类场地配置,例如在400m环形跑道内置入橄榄球项目或者长曲棍球项目,或配置棒球场、垒球场不设足球场的方式。终身型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传统的田径项目外,由于体育教育的重心逐渐向“健康体育”方向转变,以小型的健康中心代替传统的竞技运动设施。并提提倡从小培养终身体育习惯,设置诸如慢跑道、野外活动、球类场地等设施。丰富、多样的学校场馆建设往往是由全面、多元的体育课程所决定的。因此,体育场馆配置项目的多元化设计除了建筑师的努力之外,中小学校场地配置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项目,尤其是在小学。不要让学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等客观因素制约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体育教育学家霍华德(Hayward)和比利斯(Beasley)早在1974年调查三种类型的运动场使用者年龄分布时,发现青少年更加倾向于“冒险式运动场”,比例为32.16%,远比“传统型运动场”(9.8%)、现代型运动场(6.85%), 多了3-5倍。可见青少年更加喜欢多创意、冒险体验类的活动。学生普遍青睐足球、篮球以及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项目。国外,传统体育课程里的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跳跃等有军事化训练目的的运动,由于学生的运动热情度较低,无不感到厌倦,正在被逐步取消;带有娱乐性、参与度更高的球类、游泳项目被保留;同时一些新兴的休闲类体育活动,例如攀岩、瑜伽、水上项目、冰上项目、高尔夫、室外探险等项目也被引入到学生活动当中。这些新型的运动受到了学生们广泛欢迎,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运动量,同时开阔了思维。
操场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球类场地外,为了满足学生们体育兴趣还增设了室外攀岩和滑板场地,带来新的运动体验。位于芬兰埃斯波市的Kirkkojrvi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设计于2006年,在2012年建成。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从6岁跨度到16岁。学校的理念是鼓励学生多进行室外学习,并提倡建筑的高使用效率。由于芬兰位于北欧的独特地理位置,建筑师将学校建筑与室外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2个室外滑雪平台, 在冬季时让学生们进行滑雪运动,代替传统的田径场地。
优秀案例
Opinmki是一个含日托中心的综合性英语国际学校,它还设有一个在学校放学后可对当地居民开放的文化体育中心,为社区业余爱好者们提供了室内外的各种活动设施,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真正多样化的群体使用的校园区域。
日托中心和学校服务于近1000名学生和儿童,因此操场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个校园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划分空间,而是通过采用非具象的户外设备,吸引到不同年龄的使用者激发不同的使用方式,把学校的户外场地做成一个开放且灵活的场所。
设计带来的玩乐体验能够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游戏设施的抽象造型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为无穷无尽的游戏场景创造了合理环境,比如一组随机分布的树干也可以变成一片魔法森林。一般年龄小点的孩子喜欢带有白色条纹的低沥青山上跑来跑去,玩捉人游戏,大点的青少年则倾向于在山丘周围玩单车和滑板。
孩子们在颜色鲜亮的"绿洲"上一起玩耍,白色的条纹穿梭在绿洲间,形成一种动态感。场上种植的树木和灌木丛为小山丘提供遮阴,并在视觉上自然地划分了空间,在这样一个没有围栏和年龄组划分的校园操场上,孩子们不需要老师的组织,就能够自发地去进行交流互动。
非具象化的元素确保了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长久建筑,其彩色小岛可以单独进行更换,以确保整个校园的使用寿命更长。
濮家小学
杭州濮家小学创办于1988年9月,原有机场路、闸弄口两所小学合并而成。机场路小学最早创建于清朝末年,原是个私塾学校,校址在闻王庙。到1912年改为下菩萨国民公立小学。解放初改为闻王庙小学,隶属下城区流水桥小学辅导区。
在社会进步和活动空间品质需求提高的双重推动,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发展为开放式教学的教育背景下,当下的教学不仅需要完善的使用空间,更需要自由开放的环境品质来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空间品质感和自我认同。
濮家校区是体育传统名校,所以学校想把运动的元素融入操场当中,在建筑和运动场地设计中出现了高饱和度的颜色和不同形式的线条和几何图形。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90年代的校园建设对美学设计要求普遍不高,伴随怀旧声,众多的校园逐渐老化,孩子们将童年大部分时光留在了校园,如何带给孩子们一份童趣和天真用来温存逝去的回忆是校方和设计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濮家小学具有传统优良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创新,对于教育空间的特定属性不是仅仅停留在翻新与涂色,考虑到校园空间孩子们的需求及心理特征,在设计上通过七彩,营造出校园空间设计语言基调,建立校园气氛,突显以七彩阳光为主题的濮家小学校园文化。
运动场地上改变了普遍单调的操场的涂装规则,保持操场标线功能的同时提取其中固有的规律性元素进行图形化延展处理,将对比的色彩植入其中形成强烈的“碰撞”,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竞技体育的乐趣。
编辑 | Alicia参考内容 | 《城市普通中小学体育场馆设计策略研究》、mooool木藕设计网、体育健身设施图片 | 网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