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观众注册指南

“互联网+健身”产业方兴未艾 引领行业消费升级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19-08-11点击:
  “付出就有回报”是健身圈公认的事实。当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全民健身氛围的不断培育,“燃烧我的卡路里”备受青睐,中国健身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据统计,2018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在阅读来自多家公司发布的健身行业报告之后,记者发现,目前健身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传统健身房在发展中逐渐式微,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健身房将大有所为。
 
  健身行业向阳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类政策大力支持健康服务业、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促进健身业态的扩张。目前国内健身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年产值较高、增速较快。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正式出台后,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大受资本青睐,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潮。
 
  在政策支持、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运动意识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运动健身需求被点燃,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20%的平均速度,健身房的增长速度也不断增加。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渗透健身领域,行业内呈现出了健身俱乐部、私教工作室、互联网智能健身房三者并存的局面。对于前两者来说,新增用户是都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青橙科技最新发布的《2018-2019健身行业白皮书》,2018年-2019年全国健身房数量共计97746家,相较2017年-2018年的71003家,一年内新增26743家,增幅为31.13%,日均新增约80家,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工作室用户青睐度有所提升。2018年-2019年,工作室月均收入为183551.29元,而在2017年-2018年,这一数据为167425.27元,同比增长9.36%。
 
  从区域上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向下沉市场挺进,健身中心在非一线城市增长加快。
 
  业内指出,2018年健身行业的趋势就是,小团课、内容、单品工作室,时尚化、科技化、趣味化,再就是社区化、小而美化,消费者更愿意去这类零售化的店面。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健身房行业整体在朝着正向的趋势发展,在产业规模上是不断增加的。
 
  知名互联网行业评论员丁道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一些互联网APP的出现,让健身随时随地可以实现,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民健身塑形的新时代。
 
  市场发展遭遇瓶颈
 
  然而,在市场繁荣的光环下,也出现倒闭关门、老板失联等“灯下黑”事件。就在上月,国内知名健身连锁品牌浩沙健身被曝出“欠债、拖薪、欠房租”等丑闻,也将健身行业推向风口浪尖。为何传统健身房昔日光辉不再?
 
  根据三体云动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健身房生存白皮书》,74.7%的“出事”门店都是由于现金流断裂、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而导致的转让、倒闭,也有部分门店是因为股东合伙人之间的各类纠纷。再加上部分门店管理混乱,加剧了关张节奏。
 
  据了解,传统健身房的主流模式是采用会员年卡制度,并提供付费私教服务。这种会员卡以“预付卡”居多,意味着健身房只有拉到足够的会员,才能让资金回血,健身房正常运营。
 
  然而,近些年健身房增速快,大批资本涌入健身行业,行业开始野蛮扩张。盲目扩张必定会带来质变,运动器材一样,店铺装修差别也不大,服务和运营模式也是大同小异,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此一来,低价便成为唯一的出路。
 
  梁振鹏指出,不少健身房盲目扩张,通过打折、低价办卡等吸引会员,在后期服务跟不上,造成口碑流失、信誉降低,新用户达不到一定规模,再加上租金成本、运营成本较高,后期发展出现资金链断裂,发展乏力,出现“跑路”就不难理解了。
 
  他说道,传统健身房需要的是精细化运作,而不是现在的粗放型经营,不能盲目去打价格战,而应该对向高端市场发展,提高软件和硬件设施引导用户舍得多付费,增强用户黏性,积累良好口碑,这样才有利于健身房扭亏为盈和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健身是机遇?
 
  “互联网+”也影响到了健身行业,互联网的功能在这个行业也有应用,目前,在健身产业当中,运用互联网最多的形式就是健身类的APP了,很多健身APP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也产生了各种运用模式。
 
  而且健身APP受到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朋友圈不时晒出自己的运动数据。相关企业也念起了健身的“生意经”,纷纷发力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开发和线下布局,进行智能科技与运动健身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据了解,2015年以来,以乐刻、Keep、超级猩猩、火辣健身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健身”企业快速兴起,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热捧。据统计,2018年健身领域融资事件共26起,涉及融资金融14亿元,其中与智能健身房有关的融资数量有13起,占比达50%。
 
  资本热捧的背后,折射着全民健身的风靡和健身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报告,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在逐年递增,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7%。
 
  目前,从线上到线下、从商区到家庭、从定时定点到无时不在,健身运动可触及的边界正在一步步延展。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在线运动健身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显示,线上产品在打破运动时空边界上努力,但是运动最终要回归线下属于大众实际参与的活动,因而线上产品与线下场地间的配合变得重要,连接两者的就是运动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大多在一线城市布局,数量相对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模式。以上海和北京为例,健身俱乐部数量约2800家,私教工作室约6700家,互联网智能健身房总数不足400家。
 
  在丁道师看来,健身APP可以做得越来越好,但健身房能不能做好,还要打一个问号。“健身房APP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毋容置疑的。”
 
  梁振鹏说道,健身APP使得移动互联技术和传统健身行业相结合,让健身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对行业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APP想要盈利还是有难度的,需要不断摸索,发力细分领域来掘金。
 
  丁道师认为,未来健身APP可以探索多个领域的盈利模式,比如用户付费、电子商务和广告营销等模式。(记者 赵碧)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