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体育场馆设施论坛5月22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升级·构建新未来”的主题,为体育场馆业主、经营方、工程商、材料商和业内媒体提供全新的行业视角,话题覆盖了整个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的全产业链。第二个圆桌环节,上海建科集团高级工程师车燕萍、长河集团董事长赵文海、都佰城集团总经理林凡秋、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化学检验部部长郭中宝就“塑胶跑道问题谁来管,怎么管”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2016年6月8日,上海市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国首个校园塑胶跑道团体标准。该标准对塑胶跑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具体限制要求,并提供了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也规定了塑胶跑道的验收规则。希望通过严格规范,解决塑胶跑道污染等问题。这一标准的设定也让国内塑胶跑道行业企业产生巨大震动。
“上海的团体标准很严格吗?你怎样看待这一标准。”主持人问。
对此,车燕萍表示,上海团标是由上海市质监局及教委、住建委共同讨论,针对学校场地设立的,制定的最初设想是——要把所有的风险控制在标准里面。正因如此,可能一些企业认为,上海的团体标准过于严格,其实这也是相对于之前的标准来说。
赵文海的回答是:“上海团标比欧美的标准还要高。”同样的产品,在国外的标准下可以用,但是采用上海标准就用不了。“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做,问题保证会不出现。但目前来讲,做标准检验对企业来说比较困难,检验价格贵,个别指标要求苛刻,有时候装材料的桶有一点没刷干净,检测就过不了。我认为标准在有些细节方面不需要那么复杂,应该更有实用性。”赵文海提到跑道检测的温度要求,并用家庭室内装修做类比:“我们装修的时候,室内装修是常温检测的。而我们现在跑道是60度检测的,而两者指标差不多。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上海标准高。”
赵文海在讨论的最后也对自己观点予以补充:“我说的上海标准高,并不是说我们企业达不到。而是认为标准高的是指标,比如材料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常常因为检验机构的误差而被挡在门外,本身没问题的跑道不应该受到影响。”
作为上海团标的起草人之一的林凡秋对赵文海的观点不太赞同。他说,“国外的检测指标少,一是因为政府从源头上控制得比较好,二是企业乱添加或违规成本极高。在国内,塑胶跑道企业过多,大大小小3000多家,有些企业怎么赚钱怎么来,这也造成如今整个行业为“问题跑道”买单。逼着我们做标准,做检测,塑胶跑道是一个细分领域,用户不懂,监理也不懂,政府也不懂的情况是普遍的,但企业对材料是了解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标准。至于检测条件的设定也是有根据的,塑胶跑道因为在室外使用的过程当中有太阳照射,所以一定是在最严苛的条件下去测试它的挥发物。”林凡秋同时认为,厘清行业标准问题,除了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最根本的希望还在市场。“市场是很有智慧的。它会判断我们说的话对与不对,是否有合理性。”
两位企业负责人对于上海团标的观点难达一致,郭中宝适时出来缓解尴尬,“上海团标的出台对于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其中有几个指标确实过高,没有必要。”但车燕萍此时却力挺林凡秋,“你们说标准定高了,但是这个标准定出来以后,有70%的企业都能够到达这个程度,这证明标准是可以推动行业发展的。”
虽然对于设定并执行行业标准这件事,赵文海与林凡秋观点难以达成一致,但二人都认为设定行业标准并加强监督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须条件,赵文海说,“标准是一定要有的,但是现有的标准我认为有些地方过于苛刻,不仅如此,行业的监督监管也有问题。就像‘牛奶本身是没毒的,为什么会有毒牛奶’一样,出现问题跑道的原因是一些企业的认知偏差,还有一些是低价中标惹的祸,中标以后监管不到位。如果想杜绝这个事,除了设立标准,也要加强监督监管,企业自律,全社会监督。”
当谈到业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话题——即将于今年出台的新国标,林凡秋的反应却稍显冷淡,“国标是基础的门槛,团标是提升一级的,而企业的标准应该比团标更高。这就相当于孩子上学,国标相当于公立小学,是保障全部儿童可以接受教育;团标相当于私利学校,有稍微优质的师资和环境;而企业标准就相当于国际学校,要更高端。就我们企业而言,我们已经按照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了,所以新国标对我们影响不大,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标准会对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产生影响,我认为这是好事,行业是否繁荣不应以企业数量为评定标准,每一个行业发展都要经过几轮洗牌,最终留下来的才是经历过市场严格考验并且质量过硬的品牌。”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