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渝燕
里约奥运会已经闭幕一周有余,羽毛球赛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林李大战,谌龙在后”的新老球王传承衣钵的故事——这样的精彩瞬间,我们甚至来不及回味。
随着年岁的增长,作为羽毛球“铁粉”爱好者的我们,见证过一代又一代的世界羽毛球“王者”——从陶菲克到盖德,再从林丹到李宗伟到如今的谌龙,他们的人生是我们平常人生活以外的另一种奋斗精神。而我们也会在内心深处,总是存在着这样的理想:渴望与世界顶尖者同行。
即使现实中得不到如同林丹、李宗伟那般训练科研信息的团队,而你却一样能得到顶尖的“智能云”技术装备的支持吗?有实现这样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吗?
在今年上半年福州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网羽展区,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智能羽毛球拍的展区之热闹,让人印象深刻。网羽企业家们在展会期间讨论的话题,几乎都与“智能”二字有关。
哪怕是奥运会浪潮结束后,我们依然可以大胆判定:回首整个2016年,羽毛球装备行业最热的词汇似乎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智能球拍。
其实两年前,深圳最早一家研发智能羽毛球拍的企业曾与我们联系过,我们也在杂志上对于他们制作的智能羽毛球拍有过一些介绍。后来,国内某大品牌还与他们签了约,签约仪式办得挺热闹,但是,产品却迟迟没有见到,再后来,就没有再听这一大品牌提起过智能球拍的事情了。
直到去年,同样来自深圳的酷浪小羽突然爆红,随之而起的还有与他们合作的索牌公司。索牌原本就是一家羽毛球器材厂商,只是前些年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借着“智能”,他们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而且俨然成了智能羽毛球产品的最佳代言人。
虽然听了、看了许多有关智能球拍的故事,但对于智能球拍的使用,自己却是浅尝则止。至于原因,主要是觉得有些不方便,因为智能球拍需要充电。平时,我一周要打三、四次球,拍包都放在车子的后备厢里,打时取出来,打完放回去,已经成了习惯。之前朋友送我一支智能球拍,我拿到后按照说明,给球拍充好了电,在手机上下载了相应的软件,但是当球拍的电用完了以后,却总忘记要把球拍拿出来充电,之后便一直搁置了。
由此想到,或许像我这样的“懒人”可能不在少数,大家在用智能球拍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感觉充电有点麻烦,是否也因此放弃了使用。
自从跟许多人聊过智能球拍后,我也在观察身边打球的朋友,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和使用智能球拍。结果是知道的人挺多,感兴趣的也不少,但没有遇到一个平时打球使用这类球拍的。打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出出汗,控制一下体重,山南海北地闲聊寻开心。虽然大家也想着提高一下水平,但每次一到球馆,都火急火燎地捉对厮杀起来,什么热身活动、放松拉伸,都是草草了事。
偶尔大家也想跟专业队下来的队员练练基本功,可练了几次就中止了,因为训练比起打比赛还是枯燥了很多,而且每次打球的时间有限,光练不打肯定不过瘾。在这种情形之下,智能球拍貌似只能是一种谈资,打球间歇的时候,大家互相攀比一下智能软件显示的数据,就像对待“微信运动”软件提供的每天的步数一样。
任何一件产品,是否可以有持续的生命力,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在林林总总的产品当中,左右人们选择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简单实用相信依然是首要因素。
就拿羽毛球拍来说,相比于羽毛球,球拍肯定不能算是常耗品。尤其对于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一支球拍用顺手了,只要没有打坏,肯定会一直用下去。而且业余爱好者通常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对于很贵的球拍也比较爱惜,打坏打断拍的概率不高。
就我而言,虽然平时习惯带3把拍子,但最常用的只有一把,已经用了3年多时间,中间也就是换过线和手胶,其他并没有什么问题。要吸引运动爱好者改用智能球拍,他们或许会比较看重它能给我带来哪些普通球拍无法实现的帮助——前提一定是操作简单,比如最好不用充电。
现在,对于智能球拍的宣传听起来很美好,既可以提供直接的数据,又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上面实现数字化教学、构建以球会友的圈子等等。在高新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些技术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在跟许多做人工智能行业的朋友聊过天后,我的感觉是:这些技术与羽毛球项目之间仍然有一定的距离感,他们所提供的这些服务以及美好愿景——是否真的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所需要?
喜欢打球的人都知道,羽毛球是一项容易上手但打好不易的运动,羽毛球的很多细节是很难被量化、数据化的。就像我们常常说谁的球感好,如何好、怎么练,这些不是一条曲线、一个远端的教程就可以解决的。在我看来,羽毛球是一项“感性”的运动,相比于理性的数据,感性的东西有时只能意会,难以言表。
我并不是想否定“智能”这个概念,只是想表达一个愿望:希望“智能”更贴近于普通的、爱好打球的人群,在研发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结合羽毛球这个项目的特色,所提供的内容与服务可以给予喜爱打球的朋友实实在在的帮助。
前些天过来和我聊天的朋友曾说,他们不认为单纯卖智能球拍可行,最主要还是赋予智能球拍可以提供的服务上。有意思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打羽毛球,其中一位是专业篮球运动员出身,后来上大学学了运动医学,其专长是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以及体能训练等。我当时给出的建议是,用好专长,针对羽毛球项目的特点推出一系列的有关伤病防治、训练的方案,让消费者买到的不仅仅是一支智能球拍,更重要的是一套贴心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的消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这些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和,期待这些想法可以最终变为现实并得到认可。
要让更多的人选择使用智能球拍,真的不是只卖拍子、只卖概念,核心或许还在于卖内容、卖服务。做媒体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内容为王”——如果一把智能球拍能够有吸引我的内容,我也会用起来了。
本文作者王渝燕,系《羽毛球》杂志执行主编。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