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观众注册指南

体育培训与健身房,2021如何为预付费扫雷?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1-01-24点击:
        魔幻的2020年终于落幕,体育培训、健身市场却依旧天雷滚滚。
 
        过去几年,在政策扶持、资本青睐的多重因素推动下下,体育培训和健身行业迎来飞速发展期。然而,最近2年,随着政策红利消退、资本寒冬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发展进入冷静期。
 
        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天然注重线下的体育培训和健身行业雪上加霜。关门、倒闭、跑路的消息几乎贯穿整个2020年,包括巨石达阵在内的多家知名体育培训机构陆续宣布倒闭,健身房行业更是惨不忍睹,仅去年上半年就有超过3000家倒闭,矛头直指预付费模式。
 

 
        频频爆雷后,预付费迎来史上最严监管。
 
        上月底,京沪两地体育管理部门先后发文,预付费模式出手。12月25日,北京市体育局发布了《关于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的风险提示》,3天后,《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亦正式出台,其中,关于“健身会员卡办卡七天冷静期”的提法备受关注。
 
        体育行业作为预付式消费的重灾区,投诉频发,为遏制不良态势,维护广大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行业特别是体育培训、健身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京沪两地适时出手,行使监管、引导职能。
 
        预付费模式走到尽头了吗?体育培训、健身房又会衍生出哪些新玩法?
 

 
        政府连续发文,加强预付费监管 
 
        预付式消费是指经营者通过发行预付费卡、预缴预存等方式收取消费者押金、会员费、课时费(课程费)等预付费用后,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模式,即“先交钱、后消费”。
 
        在体育行业中,主要集中于体育培训和健身市场,包括各类预付式健身会员卡(年卡、季卡、月卡等)、私教、体育培训、健身课程等。预付费模式在诞生之初本是好意,于消费者而言,通常可以享受到相对优惠的价格,于企业而言,也能够维持充足的现金流,因为能够实现双赢而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最近几年,预付式消费相关经营者失信事件频频发生,培训、健身等行业更是倒闭跑路风波不断,“办卡容易退卡难”,追讨预付款的消费投诉、引发的纠纷甚至是民事案件数量层出不穷,一时间,公众谈虎色变,预付费模式饱受诟病。
 
        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19年湖南省预付式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预付式消费最令消费者诟病的问题是经营者跑路,占比达48.2%,排在最令消费者不满意问题的榜首。中消协在2019年3月发布的《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中提及,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问题呈现出隐蔽性、恶劣性、群体性等特点。
 
        疫情进一步暴露了预付式消费的弊端。据深圳市消委会统计,去年第一季度,预付式消费等方面的投诉量激增,去年,大量体育培训、健身机构倒闭,更是引发了严重的行业信任危机。
 
        实际上,在疫情这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临前,体育培训和健身行业就已经“重病缠身”。体育培训和健身行业普遍采用预付费模式,负债率居高不下,对现金流存在非良性依赖,需要不断获客拉新。
 
        受此影响,2017年,贵人鸟对威尔士的收购计划胎死腹中,此后,预付费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爆发,出现了关门跑路风潮。
 
        预付费模式的滥用引发消费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政府部门愈发重视这一问题,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前年,北京市便出台了《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原则上不应发售有效期超过3个月、面额(预付额)超过3000元的预付健身产品。”北京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处处长祝伟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市体育健身、体育培训领域消费者投诉事件高发、频发,其中预付式消费投诉事件占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出台了这一提示。”
 
        他还透露,为进一步规范行业,促进市场健康发展,“针对我市体育消费问题的立法工作正在推进中”。可以预见,未来,监管力度仍将进一步强化。
 
        “我相信政府推行的所有政策都是有所考虑的,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的波动和影响。长远来看对行业一定是好事情,有了相关要求和规范,会更好的促使行业更加健康和科学。” 赛普健身董事长林怀慎告诉互联网+体育。
 

 
        体育培训、健身行业真的离不开预付费? 
 
        以传统健身房为例,按照财务口径核算,只有约5%的健身房能盈利,关门跑路是常态,始终难以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目前,健身房的收入主要依赖卡费和私教费。健身房赚的是那些办了卡后来了一次两次便不来的会员的钱,对于经常健身的会员,健身房是亏钱的。” 林怀慎认为,可持续的生意模式,一定能实现双赢,于会员而言,花钱得到的价值要超过付出的费用;于健身房而言,在帮助会员实现目标价值的同时,能赚到钱,“目前的卡费模式无法实现双赢。”
 
        私教是健身房的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尤其在一线城市,一对一的私教服务属于高端服务,北京一节私教课的费用在300-600元,但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公众的持续购买力,只有这两种模式的健身房很难盈利。
 
        在这种行业环境下,预付费模式犹如饮鸩止渴。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锋认为,健身行业属于高运营成本行业,需要预付费带来的充足现金流以保证运营,若草率取缔预付费模式,在高房租、高人力成本的经营重压之下,随着资金链的断裂,大部分健身房可能迅速倒闭,对行业发展构成毁灭性伤害。
 
        “政府对预付式消费的发文监管在更像是敲山震虎。”桑尼体育创始人兼CEO宋成龙透露,一线体育培训市场并没有感到明显的变化,但政府释放的希望减少预付费风险的信号十分明显,很多体育培训机构都响应号召,将原来的年卡改为3个月的季卡,“行业需要一个过渡期,各退一步对市场是件好事。”
 
        由于行业内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传统模式,因此在实际执行层面,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给予了企业宝贵的经营调整时间,同时由于行业存在课程周期的属性,短周期的预付费依然需要。
 
        “预付费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包括人员工资、房租在内的运营成本是合理的,预付费与否都不成问题。”宋成龙认为,如果企业能够完成从销售属性到服务属性的思想转变,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将短期小课包做到精致,于自身而言反倒是件好事。“长周期的预付费对机构而言不见得是件好事,不仅需要持续做确认收入,还考验机构的长期规划能力。”
 
        有鉴于此,付费模式本身也在不断革新。目前,国内体育培训、健身市场出现了按次付费、以及区别于传统年卡的“年卡月付”的新付费方式,引发消费者好评,并逐渐推广。
 
        “新付费方式的出现意味着跨行业人才的涌入,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对行业发展非常有价值。对用户而言,新付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进入健身房的门槛,有助于培养公众健身意识,对企业而言,能够扩大健身用户群体,加强行业对全民的影响力。”林怀慎分析道。
 
        “所谓的新付费方式,其实也不新,早已在其他行业中应用。核心问题依旧是如何引导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课程中来。”宋成龙认为,体育培训是个强运营领域,传统的销售导向已经不再适用于行业发展需求。
 
        但新的付费方式在推广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健身市场的会员渗透率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有显著差距,运动是反人性的,按次付费很难形成捆绑,或将影响用户的持续消费能力。这也更加要求体育培训、健身行业在产品供给端和需求服务端苦练内功。
 
        未来,更考验企业的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疫情让体育培训、健身市场洗牌加速,市场环境得以净化。在公众对预付费模式保持警惕,以及新付费模式推陈出新的情况下,企业唯有以人的服务为核心供给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才能增加续费和二次传播。其过程,无疑是缓慢的,但确实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企业要快速扩张、快速增长、快速变现,但最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呢?我觉得核心问题是让企业慢下来。”宋成龙表示,企业的发展最终会回到商业的本质——口碑,而口碑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上,是在与客户的不断沟通、市场反馈中打磨出来的。“企业的运营调整要快,紧跟市场风向,但实际发展要慢,一步一个脚印。”
 
        “儿童体育培训行业横跨体育和教育,是一个马拉松赛跑般的慢行业。我们无法在一次触达客户时就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调整现有的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拓达更多的用户同时,产品体系也得以不断丰富。”宋成龙说。
 
        内容与课程的研发能力,成为了谁能在竞争激烈的体育培训、健身行业存活下来,发展壮大的关键。目前,国内健身房的课程内容大同小异,而针对更加垂直的健身市场,需要个性化定制符合本地健身人群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甚至一跃成为行业巨头。
 
        具备课程创新和研发能力还不够,教练作为链接产品和用户的桥梁,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用户满意度,具备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的优质教练团队同样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预付费模式的不断收紧实则加快了体育培训和健身企业自我革新的脚步,只有经营健康,摆脱预付费模式依赖症的企业才能最终存活下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任何时代都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换言之,苦练内功也是企业在为未来发展做预付费。
 
        来源:互联网十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