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有的停运有的闲置,共享健身舱遇冷成摆设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1-01-09点击:
        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健身仓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落地。据相关数据显示,入局共享健身仓的品牌有觅跑、公园盒子、抖吧、纯净跑、全民酷跑等品牌。其中,觅跑成立3个月就完成了1亿人民币三轮融资的可观成绩,被成为业内的“头号玩家”。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天津、青岛、西安、成都9个城市都有布局。
 
 
        有人认为,共享健身仓迎来了“风口”。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共享健身仓状况如何呢?
 
        青岛:共享健身舱闲置两年多
 
        一个共享健身舱占地只有几平方米,相当于迷你型健身房,市民用手机扫码就可以使用。然而,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健身舱因为运营不善,出现长时间闲置无人管理的问题,以至于设施损坏无法使用,占据公共空间。
 
        日前,青岛市民孟先生反映,市北区四方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一处共享健身舱闲置两年多,设施破损无法使用,影响市容的同时,还侵占市民活动空间。
 
        1月3日,记者在青岛四方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看到,广场的中心位置有一处外形类似集装箱的共享健身舱。由于摆放时间较长,共享健身舱橙色外观已经褪色,玻璃门和窗口上的不干胶海报多处破损。
 
        根据共享健身舱上的使用说明,该共享健身设施内设有智能跑步机和VR健身车,配有智能空调,可以提供24小时无人值守的健身服务,市民用手机扫码就可以使用健身设施。但现在共享健身舱大门紧锁,电子门锁上的液晶显示屏幕呈现无电状态,记者绕了一圈也没发现可以扫码启用的二维码。
 
        记者透过满是灰尘的健身舱玻璃门窗,能看到里面摆放了4台跑步机和2台健身车,这些健身器械看上去非常新,看不到有使用过的痕迹。健身车对面墙上的两台电视已不见踪影,墙上只留下安装电视的空洞和垂落的电线。由于健身舱失修漏雨,舱内地面上布满黄褐色积水痕迹。
 
        “这个共享健身舱大约是2018年上半年建成的,我几乎每天都要到广场活动,从没见过这个设施开放使用过。”孟先生说,两年前这个共享健身舱建成后,给体育公园增添了不少时尚和高科技元素,但仅仅是“看着不错”,却没有一点实际用途,反倒是占用了原本并不十分宽敞的广场空间。
 
        “共享健身舱前的位置,每晚都有四五十名居民在这里跳广场舞,由于共享健身舱挤占了部分空间,大家跳广场舞时就得收着脚步,以免第一排的人撞到健身舱上。”孟先生表示,废弃闲置的共享设施不能被公众使用,本身就是资源浪费,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将不能使用的共享健身舱拆除,让居民有更多的健身活动空间。
 
        北京:自助健身仓成了占用公共空间的“大件闲置品”
 
        北京市民刘先生反映,他家小区里安装了一种小型健身仓,里面配备了跑步机、空调、电视、空气净化器,还有消毒液和纸巾等,要想进去跑步,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就能实现。最近,当他兴冲冲地打开手机扫码时,却发现这个设备已经停电不能使用。
 
        据了解,目前自助健身仓仅在通州、朝阳两地的一些小区内投放使用。然而作为新事物,记者调查发现,自助健身仓的出现没能掀起社区健身潮,反倒成了占用公共空间的“大件闲置品”。除了故障率高外,自助健身仓的使用率以及居民的接受程度普遍都不高。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通州区的梨园小镇小区,自助健身仓就矗立在小区广场的一角。健身仓外观呈长方体,玻璃门缝里伸出来一根扭曲的铁丝,记者轻轻一拽铁丝,门竟然是开着的。走进健身仓,里面的空间约有两三平方米,窗户边放着一台跑步机,上面落了厚厚的灰尘,跑步带上还留着几个脚印。跑步机旁的地面上,靠近墙角的地方,烟头、树叶等垃圾十分醒目。
 
        位于通州区加州小镇小区内也有一个自助健身仓,同样因故障不能使用。用手一拽,健身仓的大门就开了。记者按了几下仓内的各种开关,都不起任何作用。
 
        通过APP平台,记者查找到了位于通州城区不同小区内的近10台自助健身仓,运行状态都是正常的。但实地走访后,记者发现,这些健身仓虽然没坏,但使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记者发现,不少居民对这种健身设备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不知道它的用途。
 
        在通州区西上园社区居委会门口的广场边,也有两个同样制式的自助健身仓,设备均可以正常使用。一名中年男子说,天气暖和的时候,他曾看到有人在自助健身仓里跑步,但天气转凉后,就再也没见到了。
 
        加州小镇广场上的自助健身仓虽然已经不能使用,但“平时就没什么人用”的印象,也给一些居民留下了深刻记忆。两位女士表示,她们已经很久没见有人进健身仓跑步了。而关于自助健身仓的使用情况,“觅跑”客服人员回复称,健身仓是“有人用”的。
 
健身仓所处的以上几个小区中,梨园小镇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告知,小区内的健身仓从去年就停用了,停用原因是运营方没有及时向物业公司缴纳占地费用,目前,设备没有通电,至于今后是否会重新启用尚不清楚。
 
 
        共享健身仓前路未卜
 
        两年前,觅跑CEO毕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不在意风口不风口,我们关注的是用户需求,我们想解决的是运动这件事。大家在家里运动困难,在户外没有场地,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就没法运动,办年卡费用高、距离远。我们看到了具体的用户需求,因而产生了这个想法,做出了这个东西。”
 
        不过,在共享健身仓进入市场后,大家出于好奇开始尝试,体验后却充满担忧。硬伤主要在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削弱了一部分人的体验感;缺乏氛围和竞技感(只是变成了单纯的锻炼,社交还是依赖于附带的app);非黄金时段利用率差,且经常被不需要健身的人霸占为私密聊天休闲场所;有人需要多种器械搭配达成训练效果,跑步机过于枯燥单一。
 
        在采访中,不少居民都表示,真正跑步的人一般都不愿用这种健身仓,而“尝鲜儿”想用的人,经常也会因故障用不了,这就是自助健身仓作为社区新事物面临的尴尬。准确的市场定位,良好的用户体验,二者缺一不可。
 
成都一小区的共享健身仓
 
        此外,产品价格也会影响用户需求。以觅跑为例,其实行的是单一价格制,5分钟1元,一小时共12元,而其他品牌的价格也在10元左右。共享健身仓布局在社区,显然是想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地理优势吸引居民成为自己的长期用户,从而获得稳定收益。那么,这个价格并没有优势。
 
        以每周三次、每次1小时计算,则用户的年消费在1500-2000元之间。这个价格足以买一台中低档的跑步机,亦或者,还可以选择团购一张平民级健身房的年卡,享受更专业、更多样化的健身服务。
 
        这意味着,用户体验和价格都没有优势的共享健身房,能吸引到的只是喜欢尝鲜和偶有兴致健身的零散用户,而对于最具潜力的健身爱好者这个市场而言,则很难切入。
 
        还记得当初共享健身仓掀起热浪时,有业内人士对这种创新模式泼了一盆冷水。“光猪圈健身”创始人、前青鸟健身董事长王锋表示,“健身房这个行业,它不是共享的事。新出来的共享跑步仓,4平米,你扫二维码进去,一个人闷在屋子里跑,按分钟收费,谁会去呢?这不是按摩、吃美食,一个人很享受,健身是反人性的苦活。所有的服务行业,人性是第一位的。反人性的东西,绝对不行,因为用户去健身仓一看,气都喘不过来。”
 
        本文来源:信网、北京晚报、当众体育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