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体卫艺司党支部书记、司长王登峰:国务院刚刚批复了关于体教融合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设在教育部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0-12-16点击:
次
2020年12月14日,教育部召开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出席发布会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情况(图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出席我们“小三门”的新闻发布会。刚才续主任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属于在教育当中比较弱势的学科,而传统上大家都把音乐、美术和体育叫做“小三门”,跟这个“小三门”相比,待会儿申局长介绍的劳动教育可能是更小的一门。但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十三五”期间“小三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开始逐步跟我们过去所说的主课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受重视的程度都有了持平的倾向。所以我说,“十三五”期间,从体育和美育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我就分别就学校体育和学校美育“十三五”期间的一些进展情况,给大家作一个通报。
首先是体育,我想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建设,关于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还有关于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改革,以及关于学校体育推进机制方面的一些进展,给大家做一个通报。
首先从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来讲,刚才续主任介绍了,2020年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跟这个《意见》相关的还有一系列的文件,首先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应该说对学校体育的目标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就是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培养,同时专门就学校体育要实现的目标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也就是学校体育要实现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2020年还出台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经过中央深改委讨论通过,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给各省级人民政府的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文件。而由教育部牵头的校园足球的工作,也印发了七部门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也就是“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的“四梁八柱”改革发展的总体政策体系已经搭建完成,进入了全面装修和全面施工的阶段。所以“十三五”期间既是一个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各项改革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
这个政策体系里面,重点提出了四个方面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和意见。一是更加明确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个地位、作用和价值,其实就是刚才讲到的,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学校体育作出的“四位一体”目标的高度概括。也就是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这一点应该说是对体育价值认识的一个飞跃。
长期以来,大家对学校体育的印象就是孩子们能够有运动的时间,有活动的时间,而目标就是增强体质。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价值的重新界定里面,他首先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们享受运动的乐趣。而要想享受运动的乐趣,就必须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同时,还把体育关于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功能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应该说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体育片面认识的局面,也就是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增强体质是其中的一个必有之意,但是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能够实现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的综合育人的功能。
因此,“十三五”期间,整个政策体系的构建和推进,应该说这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也就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学校体育片面的认识,把它作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一个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它的地位和价值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方面,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涵和要包括的内容体系,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内容体系。在“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是对体育课要教什么以及要教会学生什么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
同时,还要开展经常性的课余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活动,也就是课堂上教的这些知识和技能,课后要有经常性的训练和锻炼。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还要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而这个体育竞赛活动正是实现关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点也是学校体育在思想观念上、在认识上的巨大飞跃。过去一讲到体育竞赛,大家想到的都是少数人的项目,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经常开展早操、晚跑步、大课间这样一些体育活动,目标其实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体质。
而一讲到体育竞赛,往往是讲的少数人要做的事情。而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体育竞赛是所有上体育课的学生都必须参与的。这一点,也是一个带有颠覆性的观念转变。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更加清晰,也就是要立足于教会、勤练和常赛。教会、勤练和常赛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的。
第三方面,“十三五”期间密集出台的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要做到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保障条件。这里面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如何配齐、配好、配强体育教师,如何尽快改善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这两个问题,其实在学校体育里面是长期存在的,但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后面会介绍到,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不论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政策保障。
同时,关于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的保障方面,还特别强调了安全风险防控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一旦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之后,如何健全、化解或者解决风险矛盾的机制,这也为学校校长、教师面对意外出现伤害事故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妥、比较有效的处置机制,既能够妥善解决和处理问题,同时又能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四方面,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逐渐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起来。这里面既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指南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同时也包括对教学效果、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运动技能等级、学生参与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记录等等,都要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里面去,同时也会成为评价地方政府、评价教育发展、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在评价体系方面,应该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从政策体系的完善来讲。
“十三五”期间,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我们继续延续了“十二五”期间关于学校体育教学“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模式,这个“品”就是运动项目,“一校一品”就是一个学校有一个运动项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会和掌握。“一校多品”,就是一个学校可能有几种运动项目,供学生们选择,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做到学会、做到经常性的训练和比赛。这样的“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在全国已经认定了三万所校园足球特色校,这个足球特色校实际上就是三万所学校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足球运动的技能,都要参与足球的训练,都要参加足球的比赛,这是“一校一品”在足球项目上的一个具体体现。另外,教育部已经开始布局并且逐渐推广校园篮球项目、校园排球项目、校园网球项目,还有校园冰雪运动项目。下一步,这个项目还会进一步拓展。实际上,从各地的实践来讲,“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除了我刚才谈到的这几个项目之外,其实很多学校的选择项目是非常广泛的,有游泳、羽毛球、武术,还有其他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等等,都会进入到“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改革模式里面来。
这样的改革,立足于让每一个上体育课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体育课堂学习中,就能学会一到两项专项运动技能,这跟我们过去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中并不注重于教会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刚才也谈到,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是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做出的面上的要求,也就是所有的学校都应该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而在“十三五”期间,这项工作已经扎扎实实的开始推进。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条件的建设。这里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是关于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从50.2万增加到59.5万,增加了9.3万人。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同时对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专门培训了10万名体育教师,所以就是“1+10”的规模。这个规模,从教师培训来讲,我们有那么多学科,体育学科培训这么多人,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从专项培训。另外,单项培训开展的情况也非常令人欣慰,就拿足球来讲,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光是国家层面的校园足球教师的培训就达到将近3万人,省市一级的培训加起来超过20万人次,所以体育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应该说进行得非常扎实的。
从体育运动场地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小学和中学的体育运动场地达标率分别达到了90.22%和93.54%,这个数字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整个的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的达标率都超过了90%。这在过去体育办学条件欠缺的情况下,经过“十三五”的努力,达标率能够超过90%,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成绩。
关于保障体系的第三方面,就是关于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和处置机制方面的制度和体系逐渐完善起来。
关于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现在全国各地各校普遍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我们要求,不光是“十三五”期间,在此之前就要求所有的学校,大中小学每年都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监测,而且教育部每年要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的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人。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一开始的时候,各地上报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我们复核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是比较低的,目前基本上达到95%以上,也就是各地对这项工作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扎实,也非常到位。
同时,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中考体育的分值差别还是比较大,但是这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里面都要考体育,而且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接到各地报来的情况,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这是我们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
同时,在高考录取的“强基计划”中明确要求,录取“强基计划”考生的高校,对这些考生都要进行体育的加试。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方面各个高校都做得非常好。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这项工作还是都做了,应该说这也是体育和高考扯上关系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除了体育特长生的招生以外,这是面对普通考生,也要加考体育,这是从评价体系来讲。
最后,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上来讲。目前,光是跨部委的这种协调机制,目前已经建立了两个,一个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新闻广电、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足协这七个部门组成。另外,青少年近视防控部际联席会议,这项工作办公室也设在教育部。目前国务院刚刚批复了关于体教融合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也是设在教育部。
这些部际联席协调机制应该说可以动员各个部委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另外,各部委、各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师生家校社(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五大教育主体各自发挥自己功能的体制机制也逐渐健全。
同时,学校体育也进一步强调了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如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方面“十三五”期间也做了重要探索。教育部已经推出了一个项目叫做“传承的力量”,主要是全面展示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工作中所做的关于传统体育项目和中国的民族艺术传承所做的努力,再把这两方面的工作成果集中展示出来。这项工作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年,可以说成效非常显著,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教育系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构建文化自信,在体育和美育领域所做的努力,这是关于学校体育方面的情况,就大家介绍这么多。
第二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美育工作的情况,也是四个方面。
(备注:美育和劳动教育部分有删减,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以下为答记者问的内容。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王司长,“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两个意见,请问结合两个文件的落实,教育部在“十四五”期间有什么考虑?谢谢。
王登峰司长:感谢。关于“十四五”规划里面,要求做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而中办和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可以说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总体上来讲,在“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我在前面介绍“十三五”期间工作的时候,实际上这方面已经开始启动,而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从价值定位到内容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行全面的提质增效。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作重新的调整。今天出席我们发布会的申继亮局长也是负责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建立和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在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跟教材局一起,就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标以及教材的设计,都要按照中办、国办文件的要求,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并且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课余体育锻炼,以及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
具体来讲,关于教会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面,关于体育与健康这门课,其中包含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传统上是由体育教师既教健康知识,又教体育课。这个可能在很多体育老师那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下一步,就健康教育,我们会单独把它列出来,按照每个学期健康教育要求的内容,我们构建一个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而构建一个健康教育的指导大纲。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会组织专家录制相关内容的视频,帮助大中小幼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这也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里面必须要包含的内容。
关于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也面临着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每一堂体育课可能都要教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也要教专项的运动技能。还要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这是构建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刚才也谈到,今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印发了关于体教融合的文件。体教融合文件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把所有涉及到青少年和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统一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同时也进行一体化的推进。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要和体育系统及其各个单项协会组织的赛事实现完整的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竞赛体系。同时,构建了一体化竞赛体系之后,还要一体化推进,也就是在全国层面,所有涉及到学生和青少年的体育赛事,都全部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来共同组织、共同推进,我们的各个体育单项协会、学生体育协会和社会的体育组织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体育赛事的承办行列中来。
这样一种一体化的设计,就可以进一步体现政府的意志,也就是学生的体育竞赛,第一它是面向人人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因此校内竞赛是基础。只有校内广泛参与的体育竞赛才能实现体育育人的目标。同时在此基础上,再构建校际乃至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竞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当前正在着手去研制的一项工作。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可能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因此我们要加大学习贯彻,特别是宣传的力度,让我们的所有老师、所有家长、所有校长,全社会都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体育活动,包括教会,包括勤练,包括常赛,它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要把我们的做法讲清楚。所以这是第一个方面,关于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体育办学条件,也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我刚才讲到,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在“十三五”期间增长了9万多人,而我们体育场地设施,小学和初中达标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这个数字,它是在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学并不包括常练,也不包括常赛,这样一个背景下来构建的。
如果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师的人数和质量就一定要提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也需要提高标准。所以,在这方面,在中办、国办印发的文件里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制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能够尽快地提升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尽快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这是一项改天换地的工程,也需要加大投入、加大推进。教育部也会在这方面加大推进力度,鼓励、指导地方尽快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而且争取把它列入地方的“十四五”规划。这是改变学校体育面貌、真正实现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真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第三,进一步完善体育的评价体系。这里面既包括我们的体育课标、体育教材,以及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同时也包括从地方政府到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乃至家长和社会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去推进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我们要有制度和评价体系方面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体育中考,教育部将启动全面的调研、总结各地推进体育中考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各地测试方式、测试内容、计分方式等等,能够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进一步指导各地更加科学高效地做好体育中考工作。并且按照文件要求,鼓励各地逐渐提高分值,能够激发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体育面貌的改变。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近日太原工业学院通报了8名学生在体质测试时冒名替考,被取消学位获得资格。这个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高校学生在面对体测等一些体育项目考试时有畏难情绪,甚至是花钱找人代考。想请问,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应试到主动锻炼的转变?此外,如何完善和健全课外体育活动?谢谢。
王登峰司长: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关于高校的体质健康监测的替考。这个事情,从高校开展体育活动来讲,过去长期都在不断探索各种方式,比如跑早操,有的学校设立了很多智能装备,为了监测每个同学是不是从头跑到尾,是不是真的来跑了。我记得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可能整个行政工作人员每天早上都要去校门口,到学校各个点去监督学生跑步,有时候监督不了,有的人半途就退下来,另外一个人替他跑。这种情况,可能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看。
第一个,从这种测试或者这种锻炼方式来讲,可能在很多学生看来还是一种强制的动作。虽然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从实现方式上来讲,还是比较多地采用一种大家不太喜欢、不太愿意接受的方式。就像最近很多人讲,我们很多青少年都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为什么不喜欢体育课呢?跟你提的这个问题有关。我们现在为了应付体质健康监测,包括体育中考,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变成了体质健康监测测什么项目我们体育课上就练这些项目。
我一开始到学校去的时候,还看到当时体质健康监测有一个跑台阶的测验,我看到体育课上的学生在跑台阶,我就很好奇,问体育老师为什么要跑台阶呢?他们说是因为有这个体测。所以后来我们在体测项目上也做了一些改革,但是毕竟这个项目在测试的时候,你多练几次还是会有效果的。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们在高校推进体育课教学改革应该面对的问题。首先应该通过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真正让学生做到享受乐趣。而这个享受乐趣,本身就是一定要教会学生运动的技能。如果我们的体育课只是为了带有强制性的让学生去跑操、跑步,这个乐趣就无从谈起。当然如果一个真正热爱跑步的人,他跑步能够带来乐趣,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如果平时其他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体育竞赛都没有,就逼着学生每天去跑步,这个可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跟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是有出入的。
所以,替考的问题,只能反映学校日常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是非常匮乏的,所以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参与到这些运动中去。因此,比如男生要跑一千五,如果他从来没跑过,要让他去跑,可能真的是难为他了。所以,从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来讲,可能要真正探讨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运动。这里面除了教学改革上,要立足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之外,我们的一些考核和检查,是不是也能用一些真正有点知识含量的那种竞赛的方式来完成?比如说我们体测里面有引体向上,现在很多人说惨不忍睹,很多人连吊在杠子上都吊不住,有的人勉强能吊住,但有的吊在那里一个都拉不上去。我们能不能搞一种在全校范围内甚至宿舍内、班级内、年级内、学院内的引体向上的竞赛,能够给一些奖励,能够形成一种全校、全院、全班、全年级都关注谁引体向上拉上去几个,我们怎么帮助那些一个都拉不上去的学生能够动起来,吊不住的学生能够吊得住。
这些只要开动一下脑筋,让这些枯燥的体育锻炼、体育测试变成一个能够让大家享受到乐趣、能够有竞争,同时也能够达到激励大家去参与竞赛的活动,甚至还可以把一个班级、一个年级引体向上的平均数作为评优、评奖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可能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也就不会再出现替考或者畏难情绪。谢谢。
未来网记者:请问王司长,我们现在乡村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缺口比较大,而且一直得不到重视。请问“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体育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谢谢。
王登峰司长:感谢你对这个问题的提问,因为这也是很多人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当我们讲到体育和美育,体育要全面进入中考,还要探索进入高考的可能性,另外美育也在推进美育中考试点,所以大家普遍关注一个问题,农村地区音体美教师缺乏,会不会带来整个教育的不均衡。
这个问题可能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个,“十三五”期间,我们对教师的国家级的培训,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1万名,但是还有10万名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在过去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地区音体美教师的培训力度,另外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去帮助农村和边远地区音体美教师的配备,这里面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社会力量,包括这次体育和美育的文件里面,都明确提出,要建立体育和艺术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而支教的这些人主要是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去,所以从源头上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音体美教师的培训力度和通过各种渠道补充的力度。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强化农村和边远地区音体美教育教学资源,实际上现在即使在农村边远地区手机或者是网络的覆盖率非常高了,班班通都已经落实到所有的学校,所以通过视频的资源,去帮助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掌握体育、美育的一手的教学资源,既帮助教师做好音体美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可以用一种非常容易获得的方式能够得到音体美方面的直接指导。所有这些措施,其实都是为了减少或者降低城乡差距带来的音体美教育及其效果的差别。而在“十四五”期间,这几方面的工作都会齐头并进,共同发力,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农村和边远地区音体美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包括数量和质量,这也就是通过培训和选派志愿者,和动员社会力量去帮扶,这个帮扶可能在“十四五”期间会有更加系统、更加成机制的一种方式来做到。
另一方面,加大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同时在教育均衡发展中,也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配给。也就是说,在县域范围内的教育均衡中,音体美教师的均衡配备和音体美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农村和边远地区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多头并进、多措并举,能够进一步减少城乡之间在音体美教育教学方面的差别。谢谢。
来源:体育BANK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