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代餐火了,轻食活的还好吗?|GymSquare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0-11-09点击:
健康饮食风潮在全面渗透,可虽然代餐火了,但是更早的轻食如今过得并不好。
 
2018年之后,轻食行业集体走向下坡路。包括真格基金投资的米有沙拉,红杉和美团投资的甜心摇滚沙拉等都已处于关停状态,除此以外,好色派沙拉的核心团队,已把重心放在名为Wonderlab的代餐品牌。
 
和遇冷的轻食相比,代餐愈加火热。仅在2019年,电商渠道的代餐市场增长超35%。同时,资本热度不断,超级零、野兽生活、ffit8等品牌接连获得融资。
 
疫情进一步引爆健康食品需求。但为什么代餐火了,轻食却遇冷了?
 

 
轻食比代餐更难实现规模化。虽然同属于健康餐,但轻食对中国胃的冲击是更大的。
 
基于大众消费者的心理,轻食更趋向于正餐,相比之下,代餐则更容易被归属于零食范畴,甚至成为一种摄入能量的快捷方案。
 
但要把轻食作为大众正餐并不容易,用户复杂多变的口味,是轻食品牌复购率提升的最大门槛。比如今年完成种子轮融资的The Daily Cut热沙拉,就推出宫保味鸡胸、健康版麻婆豆腐等产品
 
更重的经营模式,也是轻食品牌规模扩大受限的核心原因。
 
国内更多的轻食的营业模式仍以线下门店为主,大都开在新中产和商业白领聚集的CBD区域,但随之而来的是,高额租金往往占据总营收额的30%以上。另一方面,能看到更多品牌在拓展外卖为主的渠道。
 
甚至不同于代餐的固定供应链,轻食无疑要在维系食材质量上投入更多成本。比如对于三文鱼、生菜等轻食原料来说,变质后的损耗就是不小成本。
 
但客观来说,健康饮食趋势存在。2019年轻食搜索同比增长235.8%。在资本降温之后,轻食行业重回理性,沉淀下来走向大众化,有机会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
 
无论是轻食还是代餐,更多元的的健康饮食形态有希望共存。代餐为「想吃的健康,却没时间吃饭」的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饮食选择;而轻食则为追求健康生活的忙碌年轻人,提供了享受「生活方式」的场所。包括轻食在内的品牌可以找到细分定位,以及持续成长空间。
      
代餐火了,
但轻食遇冷
 
轻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
 
在2018年,美团的轻食订单量以75%的速度增长,门店数量也从2015年不到50家,以419%的速度增长,到达2018年的3500多家。不少轻食品牌获得数百万至几千万的融资。
 
然而,「轻食热」持续到2018年上半年,之后没有出现更多融资消息,越来越多轻食品牌遇冷。据天眼查显示,甜心摇滚沙拉、米有沙拉、贝果轻食、轻食记等多家轻食公司已经处于关停状态。
 
和轻食相比,代餐近年却变得愈加火热。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代餐市场的电商渠道增长超过35%,今年的疫情,又进一步引爆健康食品的需求。代餐产品销量和用户人数,都以超过50%的速率增长。
 
代餐的火热,反映了更多的人重视健康饮食,更多主打健康理念的餐饮品牌也出现了。
 
比如可口可乐很早就推出了零度可乐、雪碧纤维+等产品,国内也涌现了元气森林等主打健康概念的品牌。就连肯德基、吉野家、沙县小吃等快餐连锁品牌,也相继推出轻食概念的产品。
 
然而,同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如今的轻食却显得得不温不火?
              
轻食对中国胃的冲击
是更大的
 
相比代餐,轻食的对传统饮食方式的冲击是更大的。
 
但是,轻食难以改变中国人固有的饮食习惯,包括难满足口味复杂多变的中国餐饮文化。
 
而代餐通常被视为作为零食,以及一种能量摄入的快捷方案。包括ffit8、若饭等代餐产品核心理念,都在于现代人出差、赶时间、加班时,可以快速帮助解决营养元素的科学摄入。
 
此外,定位更细分的代餐品牌,也在关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比如超级零和若饭相继推出具有甜、咸、辣等口感的产品。还有代餐品牌良呈美,也开发了凉皮、肉夹馍、酸辣粉、米线、胡辣汤等多款SKU。
 
轻食强调「低脂」的饮食观念,也难以契合当下的主流健康观念。
 
轻食主打的「低脂即健康」的观念,往往忽视了控制糖分的摄入。肥胖的根源是精致碳水和加工油,而不是某种营养素的摄入过量。更多人的营养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肉蛋中的主要营养素。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德权曾表示,全国平均日蛋白摄入量仅是40g,远低于健康要求。2015年,美国发布的新版健康饮食建议指出,低脂饮食不再被推荐。
 
二是控制精致碳水和糖分摄入。《柳叶刀》曾于2019年发布报道称,中国人饮食习惯以碳水为主,而含糖量较少的杂粮摄入过少。2016年更新的中国膳食金字塔,也对糖的摄入进行了限制,并细化了杂粮薯类摄入量。
 
相比而言,当下更多代餐产品,则聚焦于用含糖量更低的原料替代精制主食。比如,野兽生活将面条中的面粉替换为鱼肉,推出鱼肉面,丢糖浆米饭替换为蔬菜,推出菜花饭,考虑了当前人们所需要的健康饮食需求。
 
除了口感和营养之外,轻食的营业模式仍以线下门店为主,大都开在新中产和商业白领聚集的CDB区域,且70%以外卖为主要销售渠道,运营成本高,且难以触达用户,扩张对资金链造成更大压力,导致最后无法发展的困境。
 
相比之下,代餐品牌通过渠道迭代,利用电商或社交媒体等方式,简化了商品触达消费者的过程。而今年的疫情也进一步激发了代餐消费需求,让代餐等产品成为不出家门、零社交接触就可以轻松获得的健康饮食选择。
   
代餐还是轻食,
不是单项选择
 
长远来看,代餐和轻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项选择。两者为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了健康饮食方案。
 
代餐为「想吃的健康,却没时间准备食物」的人提供了方便的选择,而轻食则成为忙碌年轻人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具有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从美团外卖数据来看,2018年,轻食订单量同比增长157.9%,消费金额增长159%,用户数增长128.4%。饿了么数据也显示,2018-2019年轻食消费人数同比增长近四成。
 
更多轻食品牌也在寻求降本增效的商业模式.比如注重提高轻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不再一味强调低脂,而是重视营养素均衡,推出以鸡胸肉、牛排、虾仁豆腐等高蛋白为主的沙拉,同时将米饭和面食替换为含糖量较低的藜麦和粗粮。
 
此外,部分轻食品牌开始尝试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从美团外卖数据来看,轻食有向小城市发展的趋势。2018年,59个城市的轻食订单量实现了零突破,其中包括11个四线城市和45个五线城市。
 
对于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轻食模式,美国一家公司Salad and Go可以作为案例。其选址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且所有订单均为外食,不提供在店就餐。
 
而相对于美国,在中国获取健康食物原料和人力成本没有那么高,也许可以通过压低运营成本,推出价格更亲民的轻食,满足下沉市场对健康餐饮的需求。
 
代餐行业的火爆,反映了轻食背后的健康饮食需求的确存在。而国内轻食品牌,是否能通过产品升级和运营模式迭代,取得进一步发展,值得被期待。
 
来源: GYMSQUARE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