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从2020年Q1投融资数据,看全年体育产业投资和创业机会丨后疫情时期危中寻机系列①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0-04-09点击:

        【编者按】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经济运行受到一定程度负面影响,交通运输、旅游、线下零售、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业均遭受冲击。而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后疫情时期如何危中寻机?”这道年度课题,当下确实已经横亘在了所有体育用品企业的面前——大家也都站在了同一时空维度,去重新设计和算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今起,联合会将推出“后疫情时期危中寻机”系列专题,为体育用品行业和企业解析后疫情时期整个市场的上中下游将会释放出哪些机会和信号,从而规避风险,同时提高扭转“战局”的概率。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们的视角将从资本的力量入手:《从2020年Q1投融资数据,看全年体育产业投资和创业机会》。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资本市场依旧对哪些体育赛道充满信心?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今天将分析第一季度体育产业投融资情况,从数字中洞察资本在“危机”中的选择。
 
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1-3月体育产业投融资公开新闻资料汇总整理 
 
        Q1体育产业投融资情况:
        13起融资事件总额超19亿元,健身和体育培训被投资人看好
 
        首先,从融资数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月1日起至3月31日止,国内第一季度体育项目融资事件仅有13起,较2019年再次走低,成为近5年同期最低点。
 
        如果此前我们说体育创业公司处于寒冬,那么现在来看,大家已处在“极寒”模式。
 
        其次,从融资金额来看,13起融资事件中,7起明确了融资金额,4起公布了融资体量,还有2起未透露融资金额。若“数千万人民币”和“千万级人民币”的融资金额按2000万计算,“近千万人民币”按800万计算(未透露融资金额的不计算在内,美元汇率以融资公布当日收盘价计算),保守估算,13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19亿元,其中,公布金额的7起融资项目为18.48亿元:除去万达体育获融资的17.01亿元,其余12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仅为1.99亿元,融资金额整体规模较小。
 
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1-3月体育产业投融资公开新闻资料汇总整理 
 
        再次,从融资轮次来看,在2020年第一季度发生的13起融资事件中,处于A轮融资的数量最多,共有6起。天使轮、战略投资、种子轮、定向增资和银行借贷分别为1起,还有2起未透露融资轮次。与2019年相同,资本依旧对A轮融资项目尤为关注。
 
        最后,从融资项目来看,5起融资项目聚焦在健身及相关领域;4起融资项目聚焦在体育培训领域;另外3起分别为职业足球俱乐部、体育用品销售和体育平台。不难看出,健身和体育培训领域仍旧是当下资本比较看好的体育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培训类项目“象棋在线”,健身类项目“TT直播健身”,是典型的“线上”基因项目——这与疫情下,全民“居家”模式通过线上进行健身、培训的疫情期间新消费模式,有着直接的关联。
 
 
        而以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台球杆分时租赁服务的响袋科技——在行业“极寒模式”下还能够获得融资,一时间引人侧目:也印证了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新概念和新题材,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此外,相较培训、健身、电竞等相对轻资产的项目,体育用品制造、销售项目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少能俘获资本。
 
        后疫情时期资本市场“猜想”:
        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业将出现新的机会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好转,全国各行业、企业正逐步有序地进行复工复产。中央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部分省市体育局也已下发专门针对体育企业的帮扶政策。
 
        截止目前,最有力度的“救市工具”,当属金融信贷杠杆作用的调剂: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一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一政策的落地,对广大中小微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而言,更是巨大利好:降低社会融资的实际成本,并让2020年Q2-Q4的经营策略更有底气——解决了此前最为“致命”的现金流问题。后疫情时期,体育产业也有望进入恢复期。在产业得到稳步恢复阶段,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业将出现新的投资和创业机会,具体将体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机会一:政策助推与健身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全民健身已在风口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国务院43号进一步提出: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受疫情影响,全民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随着疫情好转,“报复性”运动、健身也将成为不少运动达人和健身狂热爱好者的写照。
 
        无论是疫情解禁后的“报复性”运动、国家战略推进的内在要求,还是近年来的体育投融资风向,都在诉说着:体育健身领域在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健身领域,从投资者的视角,以下三类项目或值得投资者和创业者关注:
 
 
        第一,与健身相关的健身房、私教工作室、共享健身仓、及衍生的线上APP、健身课程等业态——会是2020年Q2-Q4资本重点关注和创业者布局的领域。同时,疫情下,线上场景迅速火爆起来。线上体育教育课程、线上健身课程,各类健身APP、社群,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的投资也受到关注。
 
        第二,有较好参与者与“流量”基础的群众性体育项目、群众性赛事、服务平台等面向最广大的基层群体的项目。尤其随着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增强,此类项目将有可能大幅度超过去年同期的成长率。
 
        第三,减肥塑形类项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从健康开始,尤其是疫情持续较长时间,长期居家之后,大多数人健身的第一需求点是减肥塑形——此类项目将随着客源的激增,而迎来裂变式成长机会。
 
        机会二:体育培训业的“红海”行情下,深挖培训细分领域
 
        近年来,体育培训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各类体育细分项目在资本介入和题材包装下,都跑出了具有影响力的培训机构,更是出现不少超亿级的融资项目。
 
 
        在资本市场预期值为千亿培训市场的红利带动下,体育培训毫无疑问,将成为最受关注的创业领域之一。
 
        之前,疫情影响下,以体育培训业态为代表的线下场景受到房租、业务暂停等各方面影响,不少培训机构账面现金流甚至难以坚持几个月,寻求新一轮融资——将成为不少机构目前正在着手布局的战略意图。
 
        后疫情时期,体育培训机构将迅速开展业务,并填平之前疫情阶段业务受客观不可抗阻力所带来的亏损。
 
        另外,中国二胎政策已经施行数年,其放开带来的人口红利,仍将保证体育培训行业成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二次销售盈利的领域。但“硬币的另一面”效应也相伴存在:
 
 
        随着培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体育培训业态会向更加细分领域和垂直品牌的构建模式上延展。例如,青少年体适能培训成为体育培训项目中“长势汹汹”的细分领域——少儿体适能是中国运动教育的新版块,如今的家长们普遍注重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在体适能方面,他们也更加愿意为孩子们投入。对于投资和创业者来说,专业的少儿体适能培训领域是值得关注的优质项目。
 
        机会三:体育用品装备制造需求增长,将迎来新一轮行情
 
        受疫情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也因为工厂延迟复工、物流受限等因素受到一定影响。与生产制造相比,体育用品的销售受此次疫情的负面影响则更明显。
 
        不过,联合会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影响的调研报告》却显示:体育用品企业对疫情过后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期中,九成以上的企业对疫情过后行业的长期发展保持乐观态度。此次疫情期间,更有四成企业向疫区或当地机构捐款捐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健康产业与朝阳产业的中期趋势不会改变,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支柱产业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尤其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实施,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持续激发对于体育用品和装备的需求。
 
 
        从投资和创业角度来看,家庭智能健身场景下的器材类产品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此类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另外,冰雪、户外等项目的升温,与此类运动相匹配的装备需求量也将会暴涨。随着这些项目的爆发,按照当前国内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性能,将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也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可以关注和布局的领域。
 
        疫情过后,公众对健康的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文体娱乐活动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这将成为体育消费增长不竭的动力。受疫情影响,当前体育产业发展虽然遭遇“寒冬”,但从长远看,对资本和创业者来说,体育产业仍是值得耐心和长期经营的领域,唯有更好地在危中寻机,方能有所收获。
 
全部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