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疫情之下,中国体育产业应如何思考?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0-02-25点击:
        “往年春节过后是我们国内外客户的采购旺季,但如今却形成了年后无订单、年前订单无法生产或出货的窘境……”东莞市斯波阿斯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厚全说。
 
        2月7日,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莞企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若干措施》,2月9日之后,广东省各类企业开始逐步复工。但对于斯波阿斯这家以研发、生产智能体育运动装备的        公司而言,现金流储备、产品无法发货运输等问题依旧存在,雪上加霜的是该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为湖北籍,可谓是“有厂无工,有工无料”。
 
        1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疫情,2020这个“体育大年”给不少体育企业来了个当头棒。
 
        也让刚刚经历倒闭、门槛低等一系列问题的健身行业,寒冰未融,又迎来一阵强风。
 
        各地线下健身房因具有人员聚集的特点,早在1月中旬后便暂停营业。这对以生产销售商用健身器材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而言,可不是件好事。
 
        该公司总经理任天恕向体博会表示,由于其主要客户群——健身俱乐部行业处于暂停状态,无法正常接单生产、不能正常销售的情况无法避免。他们计划在本周全部复工,并相信健身行业在短暂的发展降速之后,百姓的健康意识会让行业重新振兴,所以他们也正在尽快恢复生产准备库存。

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工厂
 
        与此同时,坐落于江苏徐州邳州市的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则面临着另一些问题。该企业主要生产室内有氧、力量健身器材及室外全民健身一、二代智能路径,据运营总监李辉亮介绍,他们的担忧来自于上下游配套链难以保障,这对复产有很大影响。而且,物流运输不畅、外贸订单逾期的问题尤为凸显。
 
        的确,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截至2月16日对会员企业进行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订单减少及物流不畅,这些因素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储备。
 
疫情期间企业所遇困难的严重程度排序
 
        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会瞬间改变所有事情。广州市益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谢靓楷与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陈国盛认为,目前海外客户普遍还是持有中长期谨慎且乐观的态度,但订单交付延期或取消的现实,也在近期对他们的采购和销售计划带来困扰。
 

 
        外贸公司与跨境电商其实都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因生产商缺料、缺人、复产慢造成的供货不足。这种情况对于采购周期较长且对供应商依赖性强的外贸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对此,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帮助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中包括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扩大进出口;针对小微企业外贸出口,协助办理不可抗力证明、降低检验检疫费用、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等。(具体详情点击《全国体育产业重点省市企业复工补贴政策》查阅)
 
        相比之下,电商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这个春节,街道清静,可依然能见到快递小哥们的身影,这不禁令人感叹,自我国居民生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对电商的依赖程度是超前的,也由此诞生了一个新词——“宅经济”。
 
 2月7日,广州一居民在小区外取快递(新华社记者刘大伟/图)
 
        这个被全民抗疫带火的“宅经济”不仅推动了电商发展,还让健身行业找到了一线生机,家用需求的增长加上各地政府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家用健身器材“网销化”成为一些企业的救命稻草。
 
        通过电商开拓业务的还有制球企业天津南华利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其总经理蔡琪洪表示,他们在京东旗舰店的基础上,又在拼多多上开了旗舰店,企业已经在运营模式上对电商进行了加强。同时,天津市体育局批准的2019体博会展位费补助也已到位,减少了企业现金流压力。
 

 
        不过,线下转线上并非那么容易。知名跑步机品牌亿健多年来以线上销售渠道为主的,其董事长潘岩君则认为,电商趋势是必然的,但并非说转就转那么容易,这需要企业足够强大,其中成本管控、服务响应、产品质量等都是决定性因素。
 
        2
        春天与热潮都不会迟到
 
        其实,家庭健身的热潮早已爆发。
 
        众所周知,2019年国家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40号文)、《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43号文)等诸多对健身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攀升。2019年达到4.3亿人;预计2020年达到4.4亿人,经过此次疫情,想必还会更多。
 
        在这股全民健身的热潮中,体育消费的增长显而易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将达到1.5万亿元。
 
2015-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健身房到“宅家健身”,人们健身主要以室内为主。2017年室内健身器械的市场规模为203.09亿元,2018年上升到211.27亿元。不只是老百姓,运动爱好者也越来越偏好“在家健身”,跑步机及大型健身器械消费者在运动健身相关行业渗透率均在逐年提升。
 
        由于家庭使用场景比例的增加,消费者会更加注重家用健身器械的静音效果与小巧性。相较于跑步机这类传统运动器械,健身车、椭圆机等对膝盖及关节损伤更轻的新式健身器材或将迎来销售热潮。在年初热播剧《精英律师》中,何赛用的划船机就赚足了眼球。
《精英律师》截图
 
        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户外运动的限制使家中健身和练瑜伽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各类家用跑步机、划船机、健身板、瑜伽垫等热销。这期间,京东平台哑铃成交额同比增长60%,拉力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09%,跳绳成交额同比增长56%,划船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34%,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50%。2月至今,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近6倍。其中16-25岁人群占比同比有所下降,而26-35岁人群上升8%,46-55岁以上人群占比略有上升。
 
        从整体来看,我国有近500家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能生产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健身器械类型,并为大量的境外品牌进行加工,中国制造的健身器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约60%的份额,出口交易额达20亿美元。我国健身器材行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年销售额从2008年的192亿元,发展至2017年的380亿元;同年,我国健身产业的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在急遽扩大,这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与健身氛围的增长,也得益于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
 
        同时,斯波阿斯、大胡子、康力源、亿健以及诸多企业也均对疫情过后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企业对疫情过后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如此看来,春天确实不远了,但眼下紧要的是如何熬过寒冬。
 
        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上帝如果要送一份特殊的礼物给你,一定先以问题做包装。
 
        同健身行业一样,我国体育场馆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政策的带动下如日中天,全国体育场地总数和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翻了一番。据财政部统计,2018年,我国体育场馆财政支出达139.64亿元,同年体育场馆数量约为205.4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2022年达到1.89平方米。
 
2010-2018年中国体育场馆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但受到近期疫情的影响,不仅各大体育赛事踩了“刹车”,为防止病毒扩散,各地各类体育场馆也先后暂停开放。闭馆势必会导致营业额大幅下降,同时体育场馆设施行业也会受到打击。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凡表示,他们的客户主要是各类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等,目前均处于等待疫情结束的情况,所以业务也是停滞的。
 
        2月17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分批复工,并计划在3月初实现全面复工。但疫情对这家深耕泳池、体育场馆水处理几十年的企业还是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大型场馆、健身俱乐部,以及主题公园、水族馆的停摆,对他们短期经营造成了冲击,现金流受到影响。但经历过非典的他们,马上制定了针对“新冠”疫情的策略,包括线上员工培训、启动电商模式进行互联网转型等。目前,他们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政府的支持下,稳定开展复工工作……
 
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线上培训
 
        戴思乐的快速反应值得借鉴,以塑胶场地生产铺装等为主营业务的河北沧州鑫龙教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认为,这次疫情给了所有企业及国人一个反省的机会。“打铁还需自身硬”,制造型企业首先应该完成自身的原始积累,并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不断上升才能抵抗风险,至于现金流问题,企业也应当自省是长期还是短期。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场馆越来越多的承担起除体育外的功能,特别是在应急避难上。此次疫情接近高峰时,体育场馆成为新的“抗疫战场”。2月3日,武汉市汉江区洪山体育中心被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征用为“方舱医院”。
近日,体博会主承办单位向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
 
        疫情之下,连体育场馆都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建筑物,转眼成为展示体育人拼搏进取精神的镜子。病毒迟早要被消灭,问题在于时间以及企业们的决心。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调查统计,绝大部分企业对行业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各行业对疫情过后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相信很多人都在以“非典”疫情为参照,2003年非典之后,北京市大约20%的群众新购买了体育健身器材,羽毛球、篮球等销量增加了三成,甚至在短时间内体育器材商店还出现了热销器材的脱销。此外,室外健身场地使用率大大提高,各类健身设施分外抢手,北京东单体育中心室外各类场地日均人流量增加1倍。
 
        诚然,“新冠”疫情给中国体育产业造成了暂时的影响与困难,但也催生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危中有机,危中寻机”也正是每一个体育人所想。
 
        事业还要发展,5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2020体博会将为复苏的体育产业洒下肥料,努力打造一体式采购布局与服务,促进贸易发展,为企业创造新的合作渠道,携手企业走出困局。
 
 
Ted Chiang在《呼吸》一书中写到:
不会回头的东西有四件——
“说出的话、离弦的箭、逝去的生活与失去的机会”
 
2020年显然无法重启,但未来仍在我们手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行业发展困难时期
如何完善企业运营结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才是中国体育产业在此次疫情中需要引发的思考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