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去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让体育产业迎来了重大政策利好。不过,缺乏资金正成为职业联赛俱乐部发展的一道坎。
“合股、众筹,都可以,只要能吸引资金帮助江苏女篮。”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主任顾雷锋近日向媒体呼吁,希望更多企业能参与到江苏五台山女篮俱乐部建设中来。
国务院去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让体育产业迎来了重大政策利好。不过,缺乏资金正成为职业联赛俱乐部发展的一道坎。江苏五台山女篮俱乐部成立于去年10月底,是省体育局整合系统内资源成立的首家职业女篮俱乐部,省体育局希望女篮能成为江苏三大球职业化的突破口。赛季目标定为总决赛的江苏五台山女篮俱乐部将投入1600万元,“球队已经获得了200万元的冠名赞助,另外1400万元得靠俱乐部市场运作。”顾雷锋说。
职业化、市场化是竞技体育尤其是三大球项目的大势所趋,不过,目前能完全靠市场运营实现收支平衡的俱乐部几乎没有。近几年,传统的CBA劲旅南钢队彻底沉沦,球队矛盾连年上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俱乐部缺钱。“一个外援的年薪放在以往甚至能养一支球队,国内球员的工资也水涨船高,赛季投资动辄需要数千万,风险太大,给俱乐部造成极大的压力。”南钢俱乐部总经理黄有才无奈地说。
职业联赛和体育赛事,是体育本体产业的主力军,在我国,这两者都是高成长性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不仅职业联赛遭遇资金困难,体育赛事同样也面临资金难关。2013年,江阴体育中心承办中乌国际男篮对抗赛,赛事成本约180万元;2014年承办四国青年男篮挑战赛,成本100万元。江阴暨阳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伟无奈地说:“比赛基本上都是支出大于收入,往往比赛办得越多,亏损越大。”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梁肃渊对此也深有感触:“只有赛事级别越高、规模越大,才能产生影响力,也才有可能有较理想的票房收入。但往往赛事越大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也最容易亏本。”在梁肃渊看来,承办体育赛事能够收支平衡就已非常成功了。
投资风险太大,原因在于职业联赛俱乐部和体育赛事投资来源和收入单一化。国内职业俱乐部的绝大多数运转资金都来源于母公司,记者了解到,CBA俱乐部每年运营成本已经由十年前的不到一千万元,猛增至现在的平均四千多万元,中超联赛的成本则更高。而俱乐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联赛分红、门票和冠名赞助。CBA联赛分红虽然增长到了现在的近1500万元,门票收入多则几百万元,少则几十万元,总收入都远远不及投入。而体育赛事的承办单位往往是体育部门或者是体育部门下属的体育产业公司,承办赛事往往靠自有资金或财政投入,风险大也给他们形成巨大压力。
要让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赛事承办单位没有后顾之忧,必须解决目前投资来源单一化的问题。解决之道,一是出售股权,吸引其它企业投资;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银行贷款、众筹等方式。
体育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个“香饽饽”。国家体育产业新政策出台后,不少民营企业看到了商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在省体育局召开的江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上,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体育产业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雨润集团副总裁李亚洪建议体育部门梳理体育产业信息,定期向社会发布项目。江苏金大地集团曾冠名赞助江苏多支运动队,集团董事长朱克平也希望能参与到运动队、俱乐部的运营管理中。
不过,无论吸引企业直接投资,还是发行股票、债券、众筹、银行贷款,都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但我国职业联赛、体育赛事运转的市场化环境都还不成熟。在座谈会上,一些民营企业家也直言,无论俱乐部还是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等体育产业资源绝大多数掌握在体育部门手中,要真正吸引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需要政府进一步放权,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能分享蛋糕。
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处处长金世斌认为,职业联赛俱乐部、体育赛事,都是我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发展的项目,他建议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政策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到国家鼓励的体育产业中。而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说,职业联赛、体育赛事为什么难盈利?这固然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体育消费理念和习惯尚未成熟有关系,但体育产业还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梳理并解决职业联赛、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问题。他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要学会换位思考。投资者投资体育产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冠名、赞助,花钱只赚个吆喝。他认为,取消商业赛事审批权、放开转播权买卖,为营造市场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如果能够借助国家体育产业新政的东风,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让他们参与到俱乐部、赛事的经营管理中,并借助社会资本改变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甚至规范体育产业市场,职业联赛。这样,体育赛事实现盈利将为期不远,体育产业这个香饽饽才能香起来。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