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市民在市中心城区章江北大道一游园里锻炼健身。
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通过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改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同时要求,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良性运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市民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社区内、公共场所里的体育设施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关系着社区健身活动的发展。当下,我市社区、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如何?体育设施投放有多少?有无场所安置?是否有人管理?近日,记者对此在赣州市中心城区进行调查。
相关政策,缓解体育设施投入不足困境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对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了市民缺乏运动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这给我市全民体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据赣州市体育局有关人员介绍,2013年,我市共争取各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扶助资金3.7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3.276亿元用于市、县、乡37个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省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专项资金1440万元用于8个县级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新建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等,并向上争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资金1400万元新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3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3个。不少市民从身边体育设施的增加感受到政府对全民健身运动投入多了。
一项项政策、一批批资金,缓解了我市体育设施投入不足的困境。“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锻炼健身。这也是赣州市委、市政府在民生保障方面对市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增加设施,解决市民有时间无场地健身窘境
近日的一个傍晚,记者来到杨梅渡公园,只见不少居民在锻炼。市民张力珍告诉记者:“我家就住在附近,自从公园里安装了健身器材后,我每天早晚都会来公园锻炼,有时还带着孙女一起来。家门口就有运动场所和器材,那真是方便。”据了解,杨梅渡公园附近建有不少大型居民社区,为了让市民更好锻炼健身,公园内安装了踏步器、太极揉推器、腰背按摩器等,体育设施比较齐全,健身场所较大,附近市民都喜欢来此休闲健身。
“像这样装了健身器材的公共场所,在赣州市中心城区还有不少。”采访中,记者从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了解到。近年来,在市体育局和市城管局共同努力下,在市中心城区已建的公园、小游园内增加了一些体育设施,如在龟角尾公园、杨梅渡公园、东河公园等6个公共场所设置了健身器材。最近,还将在黄金广场、赣州公园、环城路小游园等8个公园新增设一批体育健身器材。“将来更多的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健身。运动场所和器材的普及也将直接带动全民健身运动。”该名负责人说。
仍存不足,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据了解,近年来,赣州市中心城区加大了体育场馆建设力度,但因底子薄、起步晚、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仍较小;部分体育健身器材还屡遭“毒手”,导致市民健身运动不便。记者在部分社区和小区采访时,不少市民反映了社区缺少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有个别市民认为小区的健身设施严重不足,活动场地小,设施陈旧,对社区的健身设施“极不满意”。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市中心城区普遍存在健身场所、体育器材缺乏的现象,而在老城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尤其是市民需求量大的室内场馆,如篮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游泳池等远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场所少、器材少,也挫伤了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全民健身如何走出“缺衣少食”窘境?如何让体育设施的“脚”放到社区和更多的公共场所?
据了解,按照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主编、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规定,1000人到3000人的社区,要求配备2个乒乓球台、1个室外综合健身场地、1个儿童游戏场等。10000人到15000人的社区,要求配备1个篮球场、1个5人足球场地、1个门球场、6个乒乓球台、2个羽毛球场地等。但现实中上述规定很难实现,尤其是赣南这样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有关部门对履行体育法的法定职责认识不清,配合不到位。比如体育法规定城市居住区体育设施必须与居住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但是很多地方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城市居住小区时,大多未能按照体育法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规划配套建设体育设施,直接造成一些居民小区体育设施缺失或不足。规划不先行,后面的事办起来就难了。”从事小区物业管理多年的曾云桂说,“希望政府在新城区建设中要做体育用地的预留或规划,同时,开发商在开发商住用地时,小区也要配建体育设施,如游泳池、篮球场、健身路径等。”
“我们在小区或者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很多都是公益性质的,不收钱,但有些小区器材的‘脚’都伸下不去,有些器材只好堆在墙角睡大觉。”市体育局一工作人员介绍。
“要破解场所少、器材少这些难题,就要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社区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经费,积极探索向社会引进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新路子。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引导、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冠名、入股等多种形式,投资兴建社区体育设施。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单位通过捐赠、资助方式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体育爱好者李万全建议。
针对体育设施不足且屡遭破坏,也有市民建议:首先要明确由谁建?城市社区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执法主体到底是谁。其次是谁管?对公共体育器材要加大管理力度,明确责任人。围墙内的归谁管理,围墙外的归谁管理;是园林单位还是社区居委会,或者是小区业主。总之,不能让健身器材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再次是怎么管?有市民建议,在体育设施旁边设置一印有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的小牌子,市民发现有被损坏的,可以直接给管理者拨打电话反映。
赣州市园林局规建科一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体育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健身器材出现故障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该局每年都要花费一大笔资金用于健身器材的维修。她呼吁市民需自觉爱护体育公共设施,文明健身,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健身环境。
“聚焦城市公共设施”系列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