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发展是一元化的,但市场往往是多元化方向。无数企业行走在销量→竞争→品牌→市场→销售的无限循环之路,而市场却要求整体内的所有公司将视角放得更开、看得更远。
场馆营造市场,一向是体育产业内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他们庞大而臃肿,一个又一个的中小企业组成了一个巨无霸一样的产业链条。数十亿的体育场馆,往往被分拆为数额不等的小份额,养活了无数不同的企业。这种模式从建筑行业存在的第一天就被反复使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的数据显示:体育场馆建设依然紧缺。这就意味着,和已经势成红海的某些体育领域相比,这里虽有竞争,却依然处于大家都能吃饱的状态。
但在多元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下,在五万亿巨大蛋糕的诱惑下,在体育建设资质取消而带来的的外来势力冲击下,这个行业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重新梳理和洗牌。
经历了体育设施营造产品的专业化技术革新进程后,无论是市场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人造草、塑胶跑道还是运动木地板产品,大的技术突破近几年来已经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厂商在面对技术瓶颈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营销之路:要么投身于品牌塑造,要么思考现有产品的中高低端市场应用。
2015年,受“毒跑道”时间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场馆营造行业推出了“无毒环保”产品。其实在行业人士看来,冠以该名称的产品更多是将已有的,符合国内相应检测标准的产品,重新进行包装推出。即使有些许的技术微调,也仅仅是针对异味方面的处理,生产技术流程和原有配方并无本质上的改变。
谁也不能否认场馆营造行业是依附于化工体系的行业之一,这一无法改变的属性让更多企业在面对“毒跑道”等冲击所有市场产品的新闻时,选择了不同应对方式来调整市场。这也对企业本身造成了不同的后果。
纵观整个行业的传统产品,缺失的并不是标准,而是监管和低成本违规后的处罚举措。这一局面可能在未来成立行业协会后得以改善,当然,也可能毫无改变。
另一方面,场馆营造行业过去五年的创新产品似乎都不如最近两年要多。即使除去陶氏化学近两年持续宣传的无公害跑道。无论是气膜建筑在体育行业的应用,可拆装游泳池的热销,旱雪场地的推出,还是可以笼式一切运动场地以及可拼装人造草。
这些新型场地产品拥有和传统场馆营造行业产品完全不同的特性:非专业竞技,非固定,方便拆装,造价低廉,同时可反复使用。它们的出现代表着场馆营造行业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性:具有普适性和强大地形适应能力的产品将从全民健身市场分一杯羹。
2016年在福州举办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作为老牌体育用品业领域巨头的场馆营造展区几乎和健身展区半分天下。根据参展厂商代表的反馈,今年的展会上,除了传统的老面孔,新兴企业数量保证。而这些企业除了塑胶跑道、人造草之外,更多的是围网、泳池和冬季项目。
他们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公司自身属性。说白了,就是哪里有攫取金钱的机遇,哪里的企业就会扎堆出现。受政策影响,笼式足球的火热以及全民健身的需求,人造草之于笼式项目、塑胶跑道之于校园运动场换代、可拆装泳池之于社区运动多元化……
对于目前的场馆营造市场,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传统体育场地的竞争开始趋于火热,产品的差异化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更加重视客户使用,特别是校园市场的使用。但传统行业在竞争的同时,依然紧盯政策扶持下的体育产业市场,这是一块名符其实的大蛋糕,在面对这个体量的产品消耗时,不排除处于竞争立场的两家甚至多家企业联手吞并市场。
而新兴的场馆营造项目已经基本解决了体育场地进社区的技术门槛,小区用地规划和不规则场地的难题已经被技术推平,随着人均体育场地不足,已建场馆远离市区等方面的呼声不断高涨,现在这个行业要面对的,是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和国家政策的进一步细化。
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企业,这个行业对政策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等风来,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从目前来看,这也是他们未来依然会持续做下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