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专业培训日程安排表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19-06-18点击:
次
由国家体育总局支持、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办的2019(第37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已于2019年5月23日-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国家体育总局和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市体育系统的领导和嘉宾600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全国近百家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本届体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80家企业、3000个体育用品品牌参展,使用了国家会展中心7个展馆,展览面积接近18万平米;展会期间共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观众,超过15万人次进馆参观,其中境外预登记专业观众超过3000人;同期举办六大类别,近50项特色活动;组委会邀请了50余家中央及上海主流媒体驻会报道,展会期间有来自全国的近百家家电视、广播、平面和网络媒体报道体博会。
本届体博会在继续保持体育用品展览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拓宽产业服务的宽度,提升服务的品质,凸显出创新和融合的新特点、新内涵,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足体育用品行业,拥抱新技术,从卖产品到做品牌,“打法升级”推动展会整体质量提高。
本届体博会在强化贸易功能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展会向产业平台靠拢。在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跨界科技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跨界”与“细分”成为本届体博会上体现出来的两个趋势: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硬件器材开始与互联网科技结合,变得更加智能;另一方面体育用品行业裂变出越来越多的细分类别,从业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向行业深度切入,做自己的特色,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本届体博会参展企业品牌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不仅注重产品营销,也重视企业文化传播,体现在参展企业展位设计和展位搭建上,给参观者耳目一新的时尚感,提升了采购商商贸洽谈效果。同时,家用健身器材行业呈现出复苏迹象,表明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体育器材行业的重塑,印证了产业变革的来临。
第二、体博会的办展理念和定位不断重塑和积淀,从办展会到搭平台,体博会延伸“服务”触角。
“为整个体育产业提供服务”是体博会近年来一直秉承的工作思路,本届体博会除了会展之外,还充分考虑到终端消费者和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增加了冬季运动设施及设备、青少年体育器材、康复设备及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器材设施及学校体育设施等新内容,以此满足参会企业和大众的差异化需求。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体博会还首次迎来风筝、网球、棒球、马术、高尔夫球、赛艇、皮划艇及体校联合会等实体化改革中的体育单项协会展团,他们通过体博会平台在赛事推广、市场开拓方面拓展了一条维度。
从风格粗放的展销,到定制化的匹配服务,体博会努力尝试,对参观人群进行细分,制定针对性观展路线,提高观摩效率和效果。
第三、协会改革的实践经验突显管理的效果,针对前沿发展和现实问题,坚持靠内容和服务去打动人的办展思路是体博会的生命力。
联合会作为国家第一批实体化改革试点的体育协会之一,面对脱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生存压力,始终把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行业和科学化管理作为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三年的摸索尝试,以协会为实践者、以展会为平台、以内容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呈现出了一些成果,也是协会服务能力的一次提升。
体博会系列论坛观众达2000余人
本届体博会举办的多场论坛和交流会,力求立意创新、内容务实,重点围绕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全民健身、场馆建设运营、科学锻炼与康复等社会高度关注的内容,到会观众总规模达到2000多人,无不体现着业内和大众对内容价值的关注和要求。
其中,作为体博会标杆性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产业思想高地的“2019中国体育产业峰会”,邀请8位极具产业代表性的重量级专家围绕五年来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本质做主旨演讲,吸引了包括全国各省市体育局相关单位领导、代表600多人到场聆听,话题高端务实引发行业共鸣。
大学生记者团、VLOG成体博会另一亮点
同时,为让大众更加便捷、高效了解体育产业与体博会,本届展会邀请到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澎湃新闻、新浪、腾讯、搜狐等主流媒体单位对展会和活动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连续性的专题报道,原创文章二百余篇,宣传力度空前。此外,除报纸、网站、电视等报道形式外,体博会还首次迎来大学生记者团,以短视频和VLOG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体博会现场亮点,获得了大量青年群体的关注。
未来的体博会,目标将更加清晰,希望把赛事信息发布、各单项协会业务对接等新的业务形态连接起来,把体博会的平台优势更充分地利用起来。体博会不仅仅是提供一片场地,而是要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的会员优势和全体参展企业的优势来承接和服务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体育产业需求,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