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探秘①微更新+专业化,内外双线并举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5-10-09点击:
次
近年来,随着政策密集落地,全民健身需求持续升级与行业供给侧精准发力相互促进,“国际经验本土化”与“本土创新国际化”深度交融,共同推动健身场景加速从“有没有”的粗放阶段,向追求“优不优”、“智不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升级,以及场馆改扩建等“微更新”正成为未来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格局。这种“演变”,也体现在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的新周期规划设计及展区特点中。
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聚焦体育场馆建设及体育工艺相关设施设备,同时覆盖全民健身器材板块。该展区以“展望未来运动空间”和“新技术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引领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的新趋势,重点关注现有体育场馆改造、翻新以及大型赛事后的回收利用等课题,为贸易双方搭建服务展示及技术交流平台。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需“充分利用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国民体质监测站、体育公园、健身房等体育空间,依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服务场所、体检机构、康养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商业场所等多种载体,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同时依据服务内容、空间规模等要素,科学配置设施与器材。”作为历届中国体博会上聚焦政策导向的核心展区,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始终紧扣政策方向。此次结合政策提出的多元化建设模式及科学配置设施器材等要求,该展区亦实现了契合政策方向的优化升级。
《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纵观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呈现以下五大特点:
第一,全民健身专区整体纳入本展区。展区将重点面向G端和B端人群,打造“集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及运营案例”和“政策合集”,以便于形成更为清晰的观展路线,“一站式”展示全面的行业解决方案与实践参考。
第二,场景化展示风格更为突出。展区通过场景化复刻,在校园、社区、赛事、国际合作等核心场景中嵌入成果,使政策要求的“便民、专业、开放”转化为可感知的真实场景,彰显产业落地的鲜活生命力。同时,推动体育场馆设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呈现政策落地的“理想样态”,让每个场景成为地方政府、企业、用户可参考的样本,助力体育场馆产业真正为保障民生所需要。
第三,企业一改单品类“作战”的策略和思维转向多品类协同的布局模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单一品类作战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企业若长期依赖某一品类,不仅易受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对手针对性冲击等风险影响,还会面临增长“天花板”,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对这一现状的清醒认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打破“单点突破”的传统思维,转向多品类协同的布局模式,通过品类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市场联动,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业务生态。
第四,国内市场纵深强化专业化,海外市场开创新商机。为更好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企业在坚守“传承式创新”基调的同时,双轨并进开拓市场——于国内市场,致力于构建“产品升级-系统集成-生态构建”的全链条;于海外市场,则着力打造“技术引进-标准输出-合作共赢”的双向循环模式,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其中,专业化将成为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的鲜明特质。具体体现在:产品性能专业化、人群适配专业化、体育特征专业化、智能化应用专业化、安全标准专业化和环境可持续性专业化。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一个“闭环”的专业化体系,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制造与测试环节的精益求精,更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适配,确保器材满足不同年龄层、运动水平和场景需求。通过深度的专业化转型,将加速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安全、环保的综合解决方案升级,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运动体验。
第五,“微更新”破题“金角银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从“新基建”转变至“改扩建”提速。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的必然选择,更是行业响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主动突围。“改扩建”提速并非对“新基建”的否定,而是两者的协同互补。过去,大型体育场馆多为赛事而生,往往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重规模、轻适配”等问题——部分场馆远离居民区,日常使用不便;设施功能单一,赛后闲置率高;器材老化磨损严重,安全隐患与体验短板并存。而社区体育空间又常面临“空间狭小、器材简陋、功能不足”的困境,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当下,以“微更新”理念推动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优化,不仅是响应“改扩建”趋势的具体实践,更是补齐民生体育短板、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举措。体育场馆设施的“微更新”,核心在于以最小的改造成本实现空间功能的最大化激活,让“沉睡”的场馆资源焕发新活力。对于大型体育场馆而言,优化并非推倒重建,而是通过“功能重构+场景拓展”打破单一赛事属性。体育器材的优化则聚焦“安全升级+智能适配+多元供给”,既要解决“旧问题”,也要满足“新需求”。
特点与亮点共融,窥见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不一般。据悉,新周期的展区还兼具以下四大亮点:
亮点一,演绎最具变革性的产品迭代,呈现最具前瞻性的产品趋势。通过聚焦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创新,将展示一系列突破传统、引领未来的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这些产品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在材料选择与生产工艺上融入环保理念,展现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承诺。
亮点二,汇聚国内外行业精英及头部企业领军人物,共同构筑未来运动空间新格局。展区配套的会议活动,将显著提升2026中国体博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例如中国体博会组委会精心打造的“创新推优”及“趋势发布”活动——“体育场馆设施及专业体育器材系列活动”,涵盖“全球体育场馆工艺领域趋势分享”、“全民健身体育器材及专业体育器材新品发布”、“体育场馆设施专场贸易对接”、“体育器材专场贸易对接”以及“中国体博会创新推优”评选及颁奖活动等。同时,主办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将配套活动融入现场展示场景,全面提升活动现场氛围及参与人员的体验感。
亮点三,开启直通亚太地区最大体育场馆设施及专业体育器材市场的最佳通道,打造贸易合作与行业信息交流最具价值的国际平台。并借助展会力量,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合作,为参展商与采购商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亮点四,构建覆盖广泛的体育用品行业协同平台。全新升级的亚太健身及健康生活展区,以及备受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喜爱的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将在跨行业融合及终端用户培养方面,为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企业完善场景化展示,形成展区与展区之间的串联共生。
除此以外,在观众邀请方面,组委会将邀请最具价值的境内外贸易观众到场——通过近五年来对于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贸易观众类别的梳理与研究,并结合企业走访调研所获取的真实一线市场信息反馈,明确了新周期观众邀请的具体方向。
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的贸易观众邀请工作将全面覆盖境内及海外市场。境内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国体博会独特的“基因”优势,通过自有渠道精准邀请体育场馆设计建设、体育场馆工艺、场馆改造及赛后利用、全民健身及专业体育器材的采购决策方;境外方面,则依托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China Sporting Goods Federation,CSGF)作为世界体育用品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WFSGI)亚太地区唯一代表的身份,有针对性地邀请东盟、中东地区体育工艺细分领域的经销商、采购商及政府组织到场,参与贸易对接及行业交流活动。
另据展区负责人介绍,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微更新”与专业化并举,国内外双线并举、协同发力——在政策风场与行业生态架构的双重作用下,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正以新的姿态呼应新需求,链接新未来。这种协同发力不仅体现在展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上,更在于精准对接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上。在这一展区中,企业将“同台竞技”,展示各自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推出更多贴合国内政策导向与全民健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图丨2026中国体博会展区规划图
至此,2026年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已成功构建起“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观众邀请创新”的完整闭环。
目前,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尚处于招展阶段,欢迎更多企业前来报名参展!
【报名方式】
境内参展报名链接:
境外参展报名链接:
【报名咨询】
针对2026中国体博会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的参展报名及选位,可联系展区负责人咨询:
姓名:董文渊
座机:010-87108881分机409
手机:13810325354
邮箱:dongwenyuan@sportsho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