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展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观众注册指南

“40届·12城”中国体博会通史④沈阳篇丨2011初冬,展赛结合的首次探索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2-01-11点击:
        在临近2022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倒计时的日子里,“40届·12城”中国体博会通史——这个为了40届体博会历史而生的专题系列,在未来的几周,将迎来应景的“冬博会举办城市”系列。
 
        众所周知,从2002年到2011年,这10年间,在那个中国甚至还没有承办冬奥会想法的岁月里,华夏大地的冰雪运动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
 
        那些年,中国体博会的主办方为什么会“超长线”战略布局——每年举办两次展会(夏季为体博会,冬季为冬博会)?
 
        十届冬博会的举办,是如何助力国家冰雪产业发展的?
 
        每一届冬博会的举办,主办方又是怎么构想的?
 
        ……
 
        一连串的疑问环绕着你我心中。欲系统性地了解中国体博会的历史——冬博会的历史阶段,必然是不能跳过的一个“断代体”篇章。
 
        这次,让我们“由尾往头”说起——先从2011年(第2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以下简称“2011冬博会”)的举办地沈阳开始。
 
 
        01
        2011冬博会选址:
        浑河北岸,还是浑河南岸?
 
        10年前,和当下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一样,沈阳也已经拉开了自己的城市骨架。
 
        当年,在沈阳所有的楼盘充满销售力的楼书画册里,你都可以看到中国的顶级商业文案们借由“一河两岸”的核心概念,来塑造和包装沈阳的“卖点”,告诉所有置业者:
 
        河,就是沈阳的“母亲河”——浑河,沈阳要在浑河两岸对称性发展。
 
沈阳浑河两岸实景图,图片来源:房天下
 
        如果有“时光穿梭机”,从现在回到11年前,你能预判:沈阳的老城区在浑河北岸,沈阳的未来在浑河南岸。
 
        随后的2015-2016年间,沈阳市政府搬到了浑河南岸,也就是浑南区。市政府的搬迁,对于后来的沈阳城市格局的影响巨大——中国的很多新城区其实也是沈阳的这个逻辑:在新建的沈阳市政府搬到浑南以后,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就围绕着沈阳市政府聚集在一起。
 
        只是放在11年前,2011冬博会选址依然是在浑河北岸:曾经沈阳的地标,东北展览第一馆——辽宁工业展览馆。
 
辽宁工业展览馆,图片来源:文旅中国
 
        同时,沈阳近十年之所以“生长”得要比东北地区别的城市更快,除了“一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之外,其实还得益于沈阳把握住了某些重要的历史结点和发展契机——沈阳抓住并放大了2013辽宁全运会这个大型综合性赛事周期的“盛会契机”,将全运村选址在这里,将处于浑北、浑南地区带状发展的一个枢纽性节点所在地的奥体中心进行重点地中长期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以致于现在沈阳人对于奥体、东湖这些板块,都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和归宿感。
 
        当然,把握“盛会契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造势,需要预热,需要“点火”——基于此,沈阳想到了对于城市经济具有拉动效应的会展行业入手。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锁定体育会展业的头部展会品牌——中国体博会。
 
        02
        相约体博,共享全运:
        开创展赛结合之先河
 
        综上,2011冬博会之所以移师沈阳,其官方背景和历史契机是: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二运”)将在辽宁省举行,而沈阳是主赛区。
 
2011冬博会在沈阳盛大开幕
 
        2011年10月21-23日,在东北三省已经进入初冬的时节里,由国家体育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第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三方共同承办,主题为“相约体博,共享全运”的2011冬博会在沈阳辽宁工业展览馆盛大开幕。为配合十二运在场馆设施和比赛器材方面的需求,以及市场开发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带动全民健身热潮——与往届相比,2011冬博会在滑雪、户外等冬季时尚运动相关类别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场馆设施、竞赛器材和十二运赞助商等相关类别产品展示。
 
        2011冬博会共有78个企业和品牌参展,包括双威力、泰尼卡、信必睿、费舍尔、依兰等国际一线冰雪器材及滑雪设备;沈阳及周边各大滑雪场;亚特、爱奇、玛斯柯、约顿、强槐等体育场馆设施企业;好家庭、舒华等健身器材及康复设备;美津浓等服饰及户外品牌;此外,还包括十二运会接近30家赞助商、供应商也分门别类组团参展。2011冬博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实力的舞台。
 
2011冬博会举办地--辽宁工业展览馆内
 
        78家参展企业,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冰雪户外、场馆设施和健身器材行业的“盛宴”。展会期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等领导莅临现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前来观摩2011冬博会的现场观众也来自行业的多个层面:
 
        一方面,重点邀请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当地省市级商业、体育、教育系统,省服务委、市商委,以及十二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的采购负责人进行参展,并定制了三场“B2B供需洽谈会”,为专业观众和重点展商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另一方面,包括由外国驻沈阳领事馆的官员来邀请沈阳相关外企管理人员,以及因看到境外13个展会搜索网站刊登的冬博会信息被吸引而来的境外观众。
 
        2011冬博会还吸引了大量沈阳市民前来参观。
 
 
        为了更好地服务展商、增强展商与观众的互动,2011冬博会组委会组织了一系列现场活动:既有专门为雪场经营者、滑雪行业从业者设置的贸易洽谈区;又有多达300位嘉宾出席的大型赛事、品牌会展与城市发展论坛,以及体育场馆运营研讨会等具备十足的行业影响力的活动;还有为活跃展会,增加展商与观众互动的“模特T台秀”,以及文体明星等表演;部分参展企业还利用组委会提供的场地,专门安排相关的展示和活动。
 
 
        现在回忆起来,2011冬博会其实完成了哪怕是夏季展都没有做到的一个创举——开创了中国体博会发展历史的“先河”:探寻体育用品专业展会与大型综合性赛事相结合的办展形式,既是对中国体博会未来品牌发展的一次勇敢地探索,也是希望找到体育展会和优质大赛的切合点,提高影响力,实现共赢的摸索和实践。
 
        03
        定制服务,打造品牌:
        中国滑雪行业的一次“晴雨表”
 
        在2011冬博会举办前的1个月,当时在北京的国家体育总局102会议室,召开了“2011冬博会媒体通气会”。在那次通气会上,现任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出席了那次通气会,并在媒体问答环节时代表主办方表示:2011冬博会之所以选择沈阳,是看好了冬季体育用品市场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这里有着非常浓厚的冬季体育运动氛围和环境,同时,对整个东北三省起到了辐射作用。”
 
2011冬博会媒体通气会现场图
 
        主办方看好沈阳对于东三省体育用品市场的辐射能力,参展企业亦是如此。

        “我们每年的市场份额都增加15%”,当时参展2011冬博会的滑雪装备顶级品牌——法国所罗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在中国市场份额继续逐年增加;
 
2011冬博会参展商所罗门展位
 
         “每一万平方米就需要一台造雪机,随着雪场的增多,造雪机市场前景无限……”当时的加拿大双威力的代理商极度看好中国市场;
 
        “中国滑雪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要想迅猛发展还需3到5年,目前雪场的关键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品牌,但是我们相信10年之后,可能就会大量出现我们的设备了。”德国美最时洋行的中国代理商在参加了2011冬博会之后,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
 
德国美最时洋行中国代理商相关负责人
在2011冬博会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2011冬博会成为了国际一线冰雪器材以及滑雪设备的大聚会,对于展商们来说,2011冬博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实力的舞台,同样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正如日本swallowski总裁在2011冬博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中国滑雪市场虽然和日本市场暂时有差距,但是欧美、日本等滑雪产业发达地区的市场规模在增长停滞时,只有中国市场在大幅提升。
 
2011冬博会参展商日本swallowski展位
 
放到今天再看这些十年前的采访内容,不得不佩服这些参展企业的战略眼光——当下,随着2022冬奥会的持续升温,“三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给整个冰雪产业都带来了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冰雪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当年的景象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运动消费意识的提高,冬季项目体育人口的数量的激增,户外和滑雪运动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
 
领导一行观摩2011冬博会参展商好家庭集团展位
        
        通过参加2011冬博会,参展企业不仅在举办地及周边地区开拓渠道获得便利的条件和机会,更使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得到有效的传播,并对地方政策和需求有了更为详实的了解,为体育用品产业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十二运的需求,主办方有针对性地邀请众多场馆设施企业参展,单独开辟了场馆设施展区和器材设备展区,目的就是让专业观众非常容易地找到目标企业,起到精准营销的作用。
 
        至今回想起来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气膜结构这种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尚属于创新型的体育场馆建筑——第一次在展会的场景里亮相,并得到了行业的认知和普及。倘若往后看十年直到“36号文”的出台,你会发现,它是国内未来体育场馆用地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即便体育赛事方运用气膜结构作为承办体育赛事的场馆,赛后完全也可以把其拆除并移至别的地方,并再次利用至全民健身领域。”首次现身冬博会的约顿气膜创始人罗赟坦言,此次参展正是瞄准了第十二届全运会所带来的商机。
 
        诚如这些参展企业所言,这样的商机,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体育展会和优质大赛相互加持、叠加出来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专业体育展会开拓了新的办展思路。
 
        甚至,这是沈阳给全国其他即将举办和准备举办大型赛事的城市的一次示范。莫说十年前,即便放在现在,这一城市经济学逻辑,哪座城市不期待呢。
 

Copyright © 2002-2023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