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展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行业新闻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新闻推广联系

专访杰锐体育总经理詹金城:一个十余年深耕运动地材的创业好故事丨体产·志者录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1-01-15点击:

        编者按:
        每个创业者的故事都是一片海,有着海的包容与深邃,从他们的故事中能感受到思想的跳跃和时代的进展。「体产·志者录」是中国体博会官方账号推出的体育行业优秀企业负责人纪实栏目,通过解构每一位创业者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与内在驱动力。
 
        最近,数字化发展趋势再次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机遇呈现。对于詹金城而言,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行业的春风。
 
        2007年,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他看到国内体育市场的机会,创建杰锐体育,正式进入运动地材行业。十多年过去,詹金城可以明显感知到,传统运动地材行业在数字创新号角响起后,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借助中国体博会平台,我们也与詹金城聊了聊创业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共同探究运动地材行业该如何把握新的「天时」。
 
        01
        坚持技术创新是关键
 
        对于身边大多数人而言,怎么也不会想到曾就读土木工程专业的詹金城,毕业后却一头扎进了在当时看来冷门、还带有科研属性的运动地材行业。
 
        聊起这个决定,他说当初看着奥运场馆等地标建筑,想到运动地材行业挺有意思也很有发展前景,加上家乡广东的类似企业也相对较少,于是就入了行——创办了杰锐体育。
 
詹金城参与产品研发测试
 
        或许是受到粤商影响,作为创始人,詹金城深知企业务实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杰锐成立之初,虽然经费有限,他仍然主动选择与大学开展校企科研合作,以保障产品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力。
 
        不仅与高校进行联合研发,杰锐还自主成立了研发中心。
 
        在詹金城看来,生产工艺流程或是营销管理系统,企业都需要通过技术优势提升生产效力。对技术的重视与持续投入,也给企业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业绩增长——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公司效益就从最初的百万量级增长至破亿。
 
        如今行业已经走上通过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实现可定制化生产的道路,根据用户与市场需求来调控生产力,便可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力。而在工作中,他也总会思考生产工艺的创新以及企业未来的市场走向。
 
        「进入行业多年,对创新的投入和坚持,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是否会被市场淘汰。如今我们的生产流程,每点都是被记录的,产品状态都已做到数据随时可查。我们在不断积累数据的同时,这些数据也为产品科研提供了基础物料。」
 
 
        除此之外,包括营销管理体系、后勤,财务管理、销售系统等各个环节,企业都开始移动端操作。
 
        詹金城表示,企业生产过程已由机器控制,那么从产品未来的发展看,比如可穿戴设备,未来都可能会与目前的智能步道等融合。「这是一个方向或趋势,跑道是否将嵌入感应电子器件,然后与用户智能终端连接,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用户的体育生活,将从佩戴的运动设备开始,内置芯片,与「智慧」跑道或步道连接,与手机应用关联,实现运动数据的配速、卡路里、用时、步数等数据云端同步。与此同时,运动地材早已不局限于体育场馆和学校,越来越多的居住区、全民健身广场、企事业单位和高层建筑也相继开始配备。
 
        运动地材正在数字化创新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杰锐体育内蒙古赤峰乌兰哈拉项目—2公里哈达桥步道
 
        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过去几年,不管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企业,还是像杰锐这样的传统体育设施设备制造商,都纷纷投入「互联网+体育」概念的创新发展中。正如詹金城所言,这些年,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始终是根本之道。
 
        而未来运动地材除了自身材料、产品的创新,如何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具科技感的运动体验,将是运动地材行业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02
        追求环保、健康的新材料
        是永恒的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地材市场,总结企业几年来的成功经验,詹金城认为首先是在运动地材领域的专业探索,不会因为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或变换赛道。而最为重要的依然是重视研发,保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这也是企业获取成功的根本原因。
 
        细看杰锐体育的成绩单,2017年CS碳构水性跑道的成功改进,2018年全线产品无溶剂化、TPE热塑性颗粒的全面问世,成为教育部强制性新国标起草单位,这些都代表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帮助其发展成为具备行业实力的运动地材解决商。
 
        「我们其实非常重视创新生产,从2013年就开始布局新的生产工艺设备。并且都是按照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打造,也取得了国家行业内的众多专业资质认证。」詹金城说到。
 
杰锐体育辽宁省实验中学浑南一中-CS碳构水性跑道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持续的科研与环保新材料的市场需求,会不会给企业运营带来过高的成本,该如何去平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呢?
 
        「新材料是运动地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研发或是引进,发掘材料的性能特点,为产品服务是最重要的方面。」
 
        而至于把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问题,詹金城表示通过现代化、大数据的生产模式,是可以降低企业成本的。「很多产品如果技术没有突破或者没有达到一定产能的时候,成本会非常高,但真正把技术突破,产量也提升后,那么成本就可能降低。」
 
 
        当前国内学校体育改革的宏观设计已经搭建起来,在中观、微观层面正在继续加强政策供给、实践创新,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和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愈发完善,体育教育也将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运动,引导鼓励他们动起来、跑起来,这实际上也将进一步跨越式地带动校园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优化,运动地材市场前景喜人。
 
        对此,詹金城也有清晰的认识。
 
        在他看来,不管政策和市场机遇有多好,对于运动地材的从业者而言,追求环保、健康的材料,为民众提供舒适的健身运动场地始终是永恒追求的目标,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
 
        「除了材料的环保性能以外,产品的物理性能、耐用性、多样性功能都要不断的提升,从而去满足不同人群或运动项目的需求,这些都是未来运动地材还需不断优化的方向。」
 
        03
        引领产品标准化
        推动体育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詹金城多次率领团队出国参与运动材料行业的国际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基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
 
        他告诉我们,「包括体育产业、教育行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我觉得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中国相比,结合目前国家不断给出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未来国内体育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詹金城表示,国内的产业优势是更新、发展速度非常快,有庞大的市场体量,并且在收获一定经济效益之后,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各个企业研发的投入也会持续加大,所以行业未来还有很多发展机会,只是还需在高端应用产品的开发上加快步伐。
 
 
        团队应对产业变革的过程中,詹金城也意识到,目前行业仍然存在中低端产品居多,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不多,各方对运动材料的品质认知度与标准化还比较模糊,这可能会影响到行业后续的健康发展。
 
        而这绝非单一企业的责任,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推出优质的产品,诞生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行业才会真正繁荣。
 
        「我们正积极参与到相关部门组织的智能步道的标准建设中,也是考虑作为行业标准起草组的成员之一,可以与行业里生产设备、制作电子仪器等各方共同去探索智能步道的标准,把传统体育产品去做创新赋能,与科技融合。」詹金城说到。
 
杰锐体育内蒙古赤峰乌兰哈达项目—秋叶园
 
        事实上,对于当前的运动地材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把握新格局,在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形势下,继续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还需要抓住新科技革命、消费升级、体教融合等机遇,继续在产品创新和研发上突破,从而推动体育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的提质增效,从而提升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看到行业的广阔前景,詹金城表示以从业者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把企业经营好,让企业成为行业的标杆,起到表率作用;并且通过引领产品的技术标准化,为行业带来新鲜的发展理念。
 
        「我很希望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行业相关领域,与从业者广泛交流探讨,共同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杰锐体育衡水奥林匹克中心训练场
 
        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地材行业也正在成为体育用品行业创新研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品类,也在体现体育制造和科技、内容、服务等的深度融合。杰锐体育已把大量精力投入在创新研发上,积极探索市场走向,努力进步,把更优质的产品推向市场。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运动地材行业的机遇和发展,将进一步释放体育产业的潜力和增长动力。产业升级融合新材料的创新求变,也将进一步培育出体育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共同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吴嘉伟
 

Copyright © 2002-2019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