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媒体 > 展会新闻 >
通知公告
展会新闻
论坛会议
展商风采
展会图片
合作媒体
宣传推广联系
观众注册指南

外贸市场的危机并存与升级转型丨疫情之下的体育用品行业进阶方略②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20-02-22点击:
        疫情当前,所有的线下实体经济无一幸免。企业不能正常接单生产,销售不能正常进行。
 
        拥有全球60%体育用品产能的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因为此次疫情受到的冲击将更为明显和长远——中国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出口外向型企业居多,很多企业外贸市场和内需市场的比重接近1:1。
 
 
        外贸订单的丧失,带来的是许多企业未来一年数据报表的滑落。这将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影响?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9年中国GDP总值已经接近100万亿元,其中,进出口总值为31.54万亿元,出口总值为17.23万亿元,进口总值为14.31万亿元,顺差2.92万亿元(即4000多亿美元)——出口总值占据GDP的比例很高(超过1/6),而且是典型的贸易顺差国的数据表现,很多制造型企业都在扮演着贸易顺差一份子的角色。
 
        由以上数据亦可证明,这次疫情来袭,将对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影响比较大的领域——就将发生在出口贸易的这个部分。同时,这些靠外贸生存的企业还面临着行业洗牌的结果。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近期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疫情影响相关调研问卷,也证实了这种结论的可能性。根据问卷初步整理后的结论显示,对于具有外贸业务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对于疫情来袭,在经营上影响较重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五大方面:
 
        其一,上下游配套链难以保障,现阶段供应商缺料、缺人的情况较为普遍,对于复产影响较大——工厂无法复工或产能停滞,内贸和外贸市场都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断货,断货就面临国际客户流失的风险。
 
        其二,因为物流问题,原材料采购周期变长,销售中物品辗转不畅通,运输成大问题。
 
        其三,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出关检疫的时间和手续流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复杂,外贸订单新单交期的延迟和不确定性——逾期交货的风险概率骤升,压力加大。
 
        其四,国际贸易的结算周期延长,对企业的资金流极为不利。
 
        其五,人力流动受限影响复产产能,同时,企业防控物资的采购、筹措压力非常大。
 
 
        对于比较依赖外贸订单的企业来说,上述这些因素都将造成企业生存上的不小打击——不少企业在调研问卷里预判未来一年时表示,外贸订单将收到比较大的影响,出现30-40%的销售额减少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联合会的制造业疫情影响调研还显示,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外贸市场形势,依然存有转圜的理论空间:春节前,当疫情消息的苗头一放出来,大多数企业的经营预估和心理准备就已经做好;另外,若疫情能在今年5月底之前彻底解决,经营者就将开始考量2021年的经营计划和计算订单产量——2021 年的下半年整个外贸市场或将产生一波强势反弹的行情。
 
        面对上述这样的状况,出口导向型体育制造企业怎么办?特殊时期,对这类企业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经营要求:
 
        第一,提高自己在线上拓新国际客户的能力。比如建设好自己的英文网站,符合境外买家的浏览习惯,企业的外贸部平时应多给市场部反馈境外搜索引擎投放的规律,找到外生流量。
 
        第二,小微型企业需沟通和维护好对自己工厂有信心的、长期合作的老国际客户。可以尝试向具有十年以上良好合作关系和信用基础的老客户,提前预收一部分的订单预支定金,储备产能——全面开工之后,优先生产、优先交付这部分订单,并较往年给予一定的采购折扣和优惠力度。
 
 
        第三,上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则要坚信自己之前经营多年的品牌和品质。“就海外市场来说,欧美较为成熟健身市场的用户习惯并不会因为此次疫情造成的货源短缺而带来较大的影响。经此一役,国内用户会的健身意识会加速形成,特别是家用健身器材将迎来一个小爆发期。”广州市益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谢靓楷认为。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可以趁这段时间总结和优化工厂内部的产品生产流程管理,将生产设备和人员的单位效能提高,储备原材料和库存,为尽快恢复生产做充足的准备。
 
        如果说疫情带来的出口贸易困境从时间周期角度具有中期属性,那么从“蝴蝶效应”的角度,又会延伸出一些长期性的竞争困境。
 
 
        比如一些欧美中高端品牌企业有可能将自己的供应链向中国以外的地区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快了部分制造业产能向亚洲其他地区转移的态势。
 
        “对于疫情,我们的海外客户虽然普遍持中长期谨慎乐观的态度——但近期对他们影响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订单交期无法兑现或确定,给他们的采购和销售计划带来困扰。”谢靓楷说,“海外客户一般选品周期长、销售季节短、库存压力大,若选中的产品迟迟不能交货,会给他们今年的销售布局和来年的选品带来很大困难。以致于在未来客户可能会采取多供应商的策略,防备特殊情况可能带来的缺货风险。”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假设全球体育用品的货品需求总量每年是恒定的,对应的外贸市场“盘子”就这么大,一旦形成这种产业链转移的苗头和局面,就存在部分国内的中小企业就此“牺牲”掉的风险。
 
        不过现在看起来,还很难说这样的局面一定会出现。
 
        因为在主观上,这既取决于中国制造业者的信心,也取决于制造业者意识到自身需要有“壮士断腕”般迅速完成升级转型的意志和决心,才不至于在新竞争生态中惨遭裁汰。
 
        如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如何推动中国的传统工厂在国际分工中更加具备竞争力?这不仅是国家的课题,也是每一个工厂经营者的挑战。
 
        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是近两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制造业开出的“药方”。
 
        从长期看,在新旧融合、技术赋能、创新迭代的当下,中国体育制造业未来成功维度的考量,未必取决于2020年所发生的景象,而有可能是未来的10-30年,取决于每个细分行业和细分品类。
 
        再以与全民健身事业、大健康产业相对应的健身器材行业为例。
 
        我们相信,经此重大一“疫”,“短期内行业的发展速度会减缓,但疫情过后会恢复正常,人们对自身免疫力提高等运动健身需求会使行业重新振兴起来。”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天恕认为。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对整个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将有一个长期、深远的积极利好。在参与此次联合会的调研中,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辉亮谈到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健身消费市场心理趋势:“最近,市场及用户都发出了积极的反馈,对健康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对相应的器材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唯价格论,并积极了解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等等。”
 
        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此外,外销型工厂还可以考虑开发适合国内渠道商和零售商的健身产品,满足未来 3-5 年爆发的内销市场——虽然网络营销是不可预见的未来,不好判断哪些是真需求,但作为外贸商,将产品开发做到重外兼内,至少是值得同步努力的方向。
 
        在外贸市场的问题上,还有人担心,“远水”解不了“近火”。那么,“近水”在哪里?
 
        在体育产业的线下实体领域里,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行业,往往被主流媒体所忽略,它就是反映广大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市场整体供给和需求情况的体育会展业。当下,整个体育用品行业都在翘首以待亚洲地区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用品综合展——2020(第3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于5月底如期举办。按照以往的外商体量,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印度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名专业买家将来到体博会现场进行参观采购,这将不失为一个获取外贸订单的尝试。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