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昨日正式出台。该指导意见在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同时,也为细分体育产业开辟了新的“蓝海”。体育休闲行业研究专家、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海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健康中国2030》密切配套,是此前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要出台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发展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等户外运动和电子竞技等,配套建设营地、码头等设施,发展民族民间健身项目,提升器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是,目前国内健身休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失衡,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大众消费激发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器材装备制造落后、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健康中国 提到健身人口将于2030年达到5.3亿,正是需要通过大众健身,特别是参加休闲运动项目来实现。”李海表示。
根据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3万亿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对此,李海表示,体育产业可大致分为健身休闲和职业比赛两部分。与整个体育产业5万亿元的大目标相比,健身休闲占据了六成的比重。以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该产业具有极大发展空间。
李海分析认为,指导意见中多项内容都是此前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地,如“健康中国”十九章中专门提到“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要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而4月发改委发布的《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提到要通过体育健身休闲提高消费水平。指导意见的出台,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首先要普及日常健身,推广适合公众广泛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发展户外运动,如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另外,还要发展特色运动,推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击剑、马术、高尔夫等时尚运动项目健康发展。李海表示,健身休闲主要以项目为抓手,而户外运动具有较强引领性。与消费较低的篮排足等项目相比,攀岩、露营、徒步等户外运动可以很好地促进消费,起到消费引领作用。
指导意见还专门提到产业互动融合——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李海认为,体育旅游是未来健身休闲的重点发展区域,体育旅游纲要的制定、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的实施、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的编制等,不仅是“体育+”和“旅游+”的有效融合,同样符合“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此外,赛事旅游也是一大亮点,意见提及的“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不仅把旅游和赛事相融合形成产业联动,也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政策扶持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健身休闲和职业体育最大的不同是依靠总体市场容量来达到市场规模,而且参与者众多,市场基数很大。目前国内有许多新兴运动项目,包括国外引进型、国内民族传统型、创意型项目,都是休闲娱乐业的重要细分市场。“只要是娱乐大众的项目,都将迎来广泛的市场受众。”李海说。
另外,指导意见的亮点还包括:充分利用运动员创业扶持基金,鼓励退役运动员创业创新,投身健身休闲产业;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网络,科学规划健身休闲项目的空间布局,适当增加健身休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等。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