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内容 > 隐藏 > 产业新闻 >

体育产业下一个春天又将到来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16-10-28点击:

  5月初,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 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表明: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显然,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体育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与之相关的纺织服装、商业零售等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行业对于质量与创新,以及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得不重视。

  产业爆发

  体育产业兴起的风潮始于2014年10月。彼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中国体育产业由此进入“快行线”。随后的两年中,中国体育产业的改革之举动作不断,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迎来“80亿元时代”,乐视体育B轮融资达80亿元人民币……《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将达5万亿元人民币。

  此次《规划》出台,是对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的进一步细化。政策明显刺激了市场并购与投资的热潮,明星企业也抓住体育产业风口,任性买买买。万达集团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阿里入股广州恒大、苏宁收购江苏舜天、乐视冠名北京国安,投资足球俱乐部的大手笔不仅发生在国内,国内企业投资入股海外足球俱乐部出手更为阔绰。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则在赛事IP资源市场争夺上掀起飓风。

  撇开政策刺激,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体育票务数据或许是个风向标。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电影票房达440亿人民币,而中国体育门票收入仅有10亿人民币左右。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赛事门票收入是电影票房收入的1.5—2倍,即便是在亚太地区,这一数字也达到0.5倍。因此有分析指出,中国体育票务如能达到欧美发达市场水平,体育票务收入有望突破年均880亿人民币的水平,即使按照亚太地区0.5倍的规模计算,也可以达到220亿人民币,上升空间由此可见一斑。体育票务市场或许是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的一个缩影。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分析师李婕表示,预计未来国内体育产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消费转型升级加速、外部因素(成功申报亚运会、冬奥会)等步入发展快车道,迎来体育产业的黄金十年。远景可期运动品牌去年的销售业绩,也印证了体育产业的崛起。国内几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匹克的2015年财报具有行业代表性。

  总结看来,本土五大品牌2015年营收总额达318亿元,其中安踏营收达111.25亿元,实现了中国本土运动品牌营收突破100亿大关的目标。近日《中国服饰》杂志汇总了2016年4月份天猫和淘宝网户外类目下户外运动用品、运动服/休闲服装、运动包/户外包/配件、瑜伽/健身、运动鞋/休闲鞋、骑行装备等五大品类604种商品的销售数据,显示运动品牌业绩普遍上涨。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