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标志着广州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有了实际行动,也首次在全国开创了“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的体育专项规划先河。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成为新时期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依托核心、集聚为主、城体融合、互动发展”的策略,首次明确了市级体育产业功能区由市政府层面推动建设,区级体育产业功能区由各区政府统筹建设。同时,破解难题是制定《规划》的基本点。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着重解决各级体育用地构成比例不合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模式与类型单一、专业场馆和训练基地相对缺乏等问题。一方面,加强社区级体育用地控制、提高社区体育设施数量,将“倒三角”的体育用地构成模式转变成“正三角”。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经验,建设集合室内外、类型多样、规模不同的综合型体育场地。归结到一起,旨在从体育产业功能区方面解决广州体育产业规模大,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致使行业影响力有限的问题;解决产业间尚未形成密切的联系和完整产业链的问题;解决产业分布散乱而没有成熟的产业空间集群的问题。
《规划》显然是份“民生规划”。广州将市民意愿和需求放在首位,发放了3800份调查问卷,并赴相关单位深入了解需求,其中,与省、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座谈近20次、典型街镇访谈170余次、重点场馆与企业访谈9次,广泛鼓励市民和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到规划中,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将羽毛球、游泳、足球、篮球等市民喜爱程度最高和最能体现广州特色的大众性体育项目作为规划的重点。同时,兼顾了登山、攀岩、龙舟等个性化运动项目,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规划》以发展全民健身为重点,以落实体育用地为抓手,以优化布局结构为主线,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服务体系。同时,广州体育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结构将不断优化,带动作用也将日益凸显。2020年预计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远景体育产业逐步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布局将形成特色鲜明的“一带一网,三大片区”结构,通过珠江—流溪河水上运动产业带体现广州体育产业的“水”特色,通过绿道运动网体现广州体育产业的“绿”特色,三大片区的中部以现代体育服务业为主,北部以生态休闲体育产业为主,南部以滨海高端运动产业为主。并重点建设15个体育产业功能区,其中,天河体育中心综合体育服务产业功能区、广州南站足球赛事产业功能区、广州马术运动产业功能区、南沙滨海高端休闲体育产业功能区、增城绿道运动产业功能区等为市级体育产业功能区五大名片。
总之,《规划》对推动广州国际体育名城建设,全面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发展服务水平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