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内容 > 隐藏 > 产业新闻 >

体育产业:需要互联网,更需要品质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时间:2016-06-21点击:

  时下,各行各业纷纷在搞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唯恐赶不上车就遭淘汰,一派繁荣景象。抓住互联网经济新机遇、促进本行业发展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一味追求数据信息、玩“通道”,未免有舍本逐末之嫌,对行业(经济实体)长远发展也不利,相对而言,打造精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也是互联网经济的应有之义。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方兴未艾,势头正猛。阿里、万达、恒大等大牌的纷纷加入,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体育产业究竟是需要 “建高铁”还是“搭快车”?是卖产品还是做流通?产品需要“大而全”还是“专而精”?等等问题需要深思。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是雷军说的,此话不错。但体育产业的风口在哪?到底有多少风口,能把握几个?当大家都在风口上时还有风口吗?只怕反而成了“防风墙”。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即时通讯、搜索引擎为主要类型的互联网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的社会表现,如同铁器的使用而产生的农业经济一样。拒绝新的生产力就是拒绝社会进步,就会被淘汰,而一味地制造生产工具,忽视产品的需求和品质,就会掉入产能过剩的陷阱。体育的互联网+需要及时赶上“车”,更需要找到自己的“座位”,并且要坐稳扶好。

  再来说体育产业的产品与流通。电子商务模式下,中间商几乎门可罗却,产品价格透明化,实际购买价格相对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点开始逐步由价格向品质和服务转移,因此做好产品显得更加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互联网这个通道,好的体育产品就不怕嫁不出去。体育产品中最吸引社会和市场的莫过于品牌赛事,成功的品牌离不开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就是很好的例证。经过十五年的精心打造和不断创新发展,此项赛事在内涵、形象等各方面树立了良好口碑,成为国内行业模板,赛事品牌吸引了金融、制造、文化、旅游、媒体等各界加盟, 赛事总体运作由“买方市场”逐步转向“卖方市场”,赛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

  既然确定是要以做好产品为重,就要考虑究竟需要做哪种产品,要做出产品战略选择,比如一座体育场馆在功能设计上就得考虑是满足单一的运动项目还是综合运营,一个体育休闲场所需要确定项目开发的先后次序和核心服务产品,一项赛事就要突出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等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产品战略选择和定位,只有对市场做准确分析判断才能找到答案。目前整体上看,体育产业初级市场正在形成,并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运动意识的转变,消费市场还有扩张空间,体育产业实体不妨以某类产品为核心,在“精、专、细”上多下功夫,做好技术沉淀,建立品质优势,一旦市场饱和、成熟,再实施多元化战略也未尝不可,须知多元化是建立在技术基础和专业品牌上的相关多元化。放眼国内,即使京东这样的电商巨人,也在努力用创建“360度质量保障体系”来打造品质,体育经济实体何不鉴之?(本文所述系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02-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3596号-2)